联大学堂《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学(安阳师范学院)》题库及答案


联大学堂《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学(安阳师范学院)》题库及答案

1、数学素质分析

正确答案:数学素质的内涵非常丰富,粗浅地可以概括为:创造――无畏地自由畅想,用数学符号表达解决问题的内在冲动;归纳――从普遍现象中找出共同性,从个别事实中概括中一般规律;演绎――从已知的事理中推知新的事实的逻辑性思维;模式化――对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抽象(量化或图化),抓住事物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数学素质的表现,即其外延涉及到三个方面――知识层面、意识层面和表现层面。首先,必要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素质的基本前提,数学知识是开展数学活动的基础,数学能力是在知识积淀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缺少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的效应就会降低,数学能力也就失去培养基地。其次,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本质,这主要指一种理性思维的习惯,面对问题爆发数学直觉力和洞察力,善于数学抽象,追求事物的量化和模式化。此外,数学表现是数学素质的根本体现。数学成果具有社会性,提出个人的见解、了解他人的工作,以及彼此的渗透,这无一不需要表现。数学表现主要包括选择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能够独到地进行数学处理,自主地运用数学去分析问题等。

2、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要点: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智力、非能力的心理因素,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它是在智力活动中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智力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2)它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3)它与智力因素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而不是独立的;(4)它只有与智力因素一起才能在智力活动中发挥作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2)定型作用:这种作用是使某种认知或动作的组织情况渐趋固定化。由于智力与能力均具有稳定性,在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中,良好的智力或能力的固定化往往取决于学生主体原有的意志、气质、认知方式等非认知因素等,它们直接制约了智力与能力的性质、效率和特性;(3)补偿作用:即非智力因素能够补偿智力与能力的某些缺陷或不足,这种补偿作用主要来自非智力因素的定向、引导、维持和调节等功能。

3、比较“精讲―多练”、“情境―引导―探练”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答案:要点:“精讲―多练”是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精讲方式通常是,知识组织的井井有条,课程内容详细解说,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误解一一告诫。学生多练则是课后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其优点是:课堂上老师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课后大量练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近期效率较高。其缺点是:缺乏“驱动效应”,很难激发学生深层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忽视对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关注,学生缺乏足够时间、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和联系实际应用,缺乏合作交流,不注意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个性发展。“情境―引导―探练”是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任何概念的教学开始于情境中,包括学生认知情境和知识情境,即从学生实际出发,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即讲解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要点和关键,使学生思考、探索、交流,从而较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探练指在一般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和探究活动,锻炼思考能力。“情境―引导―探练”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形成自我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此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