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兽医公共卫生概论》形考题库
电大《兽医公共卫生概论》形考题库
1. 生态系统内形成的平衡是()。
A. 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
B. 封闭的、绝对的平衡
C. 永恒的、开放的平衡
D. 波动式平衡
2.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特点不包括()。
A. 广泛性
B. 多样性
C. 长期性
D. 全身性
3.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病理损伤作用不包括()。
A. 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B. 免疫损伤作用
C. 激素样作用
D. 神经损伤作用
4. 兽医公共卫生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 生态平衡
B. 人兽共患病
C. 动物性食品安全
D. 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
5. 生态系统是由()构成。
A. 生物群落
B. 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C. 人类及其他生物
D. 人类及其他非生物
6. 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A. 能量流动
B. 物质循环
C. 信息传递
D. 时空转换
7. 生物从周围环境或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称为()。
A. 生物浓缩
B. 生物积累
C. 生物放大
D. 生物富集
8. 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短时间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总和的现象称为()。
A. 协同作用
B. 相加作用
C. 独立作用
D. 颉抗作用
9.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A. 是
B. 否
10. 自然界的任何生态系统,不论简单的或复杂的,都是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
A. 是
B. 否
11.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3种。
A. 是
B. 否
12.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链索关系。
A. 是
B. 否
13.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取食关系错综复杂,使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相互交叉、相互联结,形成网络,称为食物网。
A. 是
B. 否
14. 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要看该系统是否达到了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出和输入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A. 是
B. 否
15. 按照污染物的性质进行分类,环境污染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A. 是
B. 否
16.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微生物、寄生虫、食品害虫引起的食品污染。
A. 是
B. 否
17. 简述影响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1. 食品安全的范围不包括()。
A. 食品数量安全
B. 食品质量安全
C. 食品卫生安全
D. 食品口味安全
2. 图形中包含太阳、叶片和蓓蕾元素的食品标识是()。
A. 无公害农产品
B. 绿色食品
C. 有机食品
D. 安全食品
3.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决定因素是()。
A. 微生物
B. 渗透压
C. 环境温度
D. 水分含量
4. 屠宰后的畜禽肉,肌纤维发生强直性收缩,使肌肉失去弹性,变得僵硬,这种状态称为()。
A. 肉的僵直
B. 肉的成熟
C. 肉的自溶
D. 肉的腐败
5. 人兽共患病的特征不包括()。
A. 突发性
B. 隐蔽性
C. 区域性
D. 随机性
6. 狂犬病属于()。
A.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
B. 人源性人兽共患病
C. 互源性人兽共患病
D. 真性人兽共患病
7.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称为()。
A. 直接传播性人兽共患病
B. 媒介传播性人兽共患病
C. 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
D. 腐物传播性人兽共患病
8. 下列疫病不属于人兽共患病的是()。
A. 炭疽
B. 非洲猪瘟
C. 狂犬病
D. 布氏杆菌病
9. 动物性食品在加工、流通过程中受到的污染称为内源性生物性污染,也称为二次污染。
A. 是
B. 否
10. 在我国,无公害食品是指生产地环境清洁,按规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并通过部门授权审定标准,可以使用无公害食品标识的食品。
A. 是
B. 否
11.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A. 是
B. 否
12.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也有人称之为生态食品、天然食品。
A. 是
B. 否
13. 通过媒介物或媒介昆虫机械性传递而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属于媒介传播性人兽共患病。
A. 是
B. 否
14. 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流行与蔓延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条件。
A. 是
B. 否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A. 是
B. 否
16.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A. 是
B. 否
17. 简述人兽共患病应符合的三个基本条件。
1. 进出境动物检疫不包括()。
A. 进境检疫
B. 出境检疫
C. 过境检疫
D. 运输和市场检疫监督
2. 某种疫病发生后在疫区内对该病的感染和发病情况、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及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进行了解、观察和分析的检疫方法是()。
A. 流行病学调查法
B. 临诊检查法
C. 病理学检查法
D. 病原学检查法
3. 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械直接对动物外貌、动态、排泄物、体温、脉搏、呼吸等进行检查的检疫方法是()。
A. 流行病学调查法
B. 临诊检查法
C. 病理学检查法
D. 病原学检查法
4. 下列实验方法不属于血清学试验的是()。
A. A病毒中和试验
B. 琼脂扩散试验
C. 免疫荧光试验
D. 聚合酶链式反应
5. 不属于现场检疫中的“三观一查”检查内容的是()。
A. 静态观察
B. 动态观察
C. 饮食状态观察
D. 群体检查
6. 隔离检疫主要用于()。
A. 产地检疫
B. 进出境检疫
C. 屠宰检疫
D. 市场检疫监督
7. 宰前检疫时,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畜禽应给予()。
A. 准宰
B. 禁宰
C. 急宰
D. 缓宰
8. “虎斑心”是()引起的典型病理变化。
A. 猪流行性腹泻
B. 口蹄疫
C. 猪瘟
D. 猪蓝耳病
9. 动物检疫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查和处理。达到防止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目的。
A. 是
B. 否
10. 动物检疫的范围是指动物检疫的责任界限。
A. 是
B. 否
11. 动物检疫的实物范围可分为生产性动物检疫、贸易型动物检疫、非贸易性动物检疫、观赏性动物检疫和过境性动物检疫。
A. 是
B. 否
12. 动物检疫对象是指动物检疫中各国政府或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应检疫的动物疫病。
A. 是
B. 否
13. 检疫监督主要是对畜禽及其产品在运输、市场交易过程中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A. 是
B. 否
14. 动物园的观赏性动物、艺术团体的演出动物等不需要检疫。
A. 是
B. 否
15. 对于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应由官方兽医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识。
A. 是
B. 否
16. 群体检查一般采用静态、动态、饮食状态的观察法,即所谓的“三态”检查法。
A. 是
B. 否
17. 简述动物检疫的任务和作用。
1. 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安全涉及内容的是()。
A. 防范生物恐怖
B.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
C. 保障转基因生物体安全
D. 培育新品种
2. 生物安全防护安全等级的英文缩写是()。
A. BSL
B. BSC
C. GMP
D. HACCP
3. 下列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最高的是()。
A. 一类病原微生物
B. 二类病原微生物
C. 三类病原微生物
D. 四类病原微生物
4. 下列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是()。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5. 下列疫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的是()。
A. 口蹄疫
B. 狂犬病
C. 球虫病
D.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6. 下列疫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的是()。
A. 炭疽
B. 非洲猪瘟
C. 伪狂犬病
D. 牛病毒性腹泻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的动物防疫不包括()。
A. 动物的检疫
B. 动物疫病的控制
C. 动物疫病的研究
D. 动物疫病的预防
8. 不需要申请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场所是()。
A. 动物饲养场
B. 动物交易场所
C. 动物隔离场所
D. 动物屠宰加工场所
9. 生物安全是指对病原微生物、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外来有害微生物等生物体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或现实危害的防范和控制。
A. 是
B. 否
10.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主要生物危险是吸入感染性气溶胶而引起的空气传播感染。
A. 是
B. 否
11.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高,四级防护水平最低。
A. 是
B. 否
12. 一般来说,微生物气溶胶颗粒越多、粒径越小、实验室的环境越适合微生物生存,引起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A. 是
B. 否
13. 实验室感染主要有3种类型,即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事故性实验室感染,人为破坏导致的实验室感染。
A. 是
B. 否
14. 操作不同危害等级的病原微生物需要构建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A. 是
B. 否
15. 菌(毒)种和样品及动物病料必须作为货物进行航空运输时,可随身携带或作为托运行李或邮件进行运输。
A. 是
B. 否
16. 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向国外提供任何动物病原性微生物菌(毒)种,包括高危害级别和新发现的(毒)种。
A. 是
B. 否
17. 简述生物安全的范围。
- 上一篇:电大《兽医基础》形考题库
- 下一篇:电大《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