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正确答案:答案要点: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观察的全过程与注意、思维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儿童心理的发展无不从发展观察力开始,尤其是智力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力的发展。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基础。班主任要重视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多组织一些观察活动,并做好观察指导。(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自己活动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因此,班主任在组织儿童观察事物时,必须向儿童提出观察任务,而且所提的任务要具体、明确。对于中高年级儿童,班主任要善于启发他们自己独立地观察,即由班主任提出总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考虑观察的具体步骤等,最后再用观察的总的要求来检验观察的结果,以增强儿童观察的目的性。(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若没有相应的知准备,即使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也不知如何着手去观察。尤其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既不会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兴趣,也不会引起稳定的注意和积极的思维。(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①要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使儿童掌握观察的顺序。在观察时,班主任要引导儿童先看整体再看部分,先看大致轮廓再看细节,先看近的再远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着手,经各方面的分析,再回整体。久而久之,儿童就学会了全面完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②要充分利用感官参与观察活动,使儿童获取对事物全而丰富的信息。例如观察春天,不仅要让学生去看春大,看吐芽柳枝、看解冻的冰河、看田野的一派新绿:还要让学生去听春天微风、听鸟语、听流水声、听拖拉机声:嗅春天、嗅泥干、嗅花香……通过这样观察春天,儿童就会对春天有丰富的感性认识。③要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相互间的比较,认识和掌握事物之间的异同和相互联系。如根据对马铃薯和甘薯的对比发现二者貌似相近,实则不同,前者是植物的茎,后者是物的根:根据观察到的春天的感性知识分析季节的更替以及春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挖掘知识的深度,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观察过程结束后,应做好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所有的观察结果处理和运用的要求应在观察前提出,这样不仅起到巩固观察结果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促进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对于专门组织的观察活动,应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和报告,或写作文、绘画等。


Tag:班主任工作 儿童 观察力 时间:2024-01-21 21:40:02

热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