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正确答案:在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是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生产组织以家庭为单位;人们基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社会活动空间非常狭小;血缘、姻缘、地缘是人际关系的主要形式。在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封闭的、固定的、狭隘的。当人类完成了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逐渐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发达阶段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社会中那种具有强烈人身依附色彩的人际关系逐渐让位于开放的、可变的、广泛的人际关系。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关系、地域关系外;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则是由商品交换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公共关系的思想与实践也随之发展起来。20世纪以前;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物资供应也不够丰富;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并不需要专门用心思去考虑公众的需要与情感。然而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社会上大量中产阶级出现;这就迫使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和要求了。可以说;是发达的市场经济提出了对公共关系的需要。(1)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分工协作、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协作基本限于家庭成员之间;产品也以满足自我需求为主;人与人之间交往很少;村落之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机器化大生产则使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致;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不仅个别人无法胜任一件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公司也很难独自包揽全部生产过程。因此;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件工业产品往往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许多企业共同合作的结晶。当今的发达国家;全能工厂仅占其企业总数的20%;专业工厂则占了80%。所以;每个现代化的企业都必须十分重视它的公共关系工作;搞好与协作单位的关系。(2)公共关系是物质生产供大于求;市场重心从卖方向买方转移的产物。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已不再是企业生产什么公众消费什么;而是公众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社会实现了从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的历史性转变。这样;顾客就成了至高无上的“上帝”;哪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信誉好、公众关系好;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吸引顾客的销售需求;迫使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公共关系工作。(3)公众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家放弃唯利是图的经营方针;采取盈利与公共关系并重的经营战略。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企业都是采取追求最大限度剩余价值的经营策略;“报刊宣传运动”中那种“让公众见鬼去吧”的思想;就是这种经营观念的产物。但是;这种经营战略的发展结果;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深刻;劳资冲突此起彼伏;新闻界的“揭丑运动”深化发展。沉重的经济危机迫使企业家转变经营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早期那种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率的政策是一种“自杀政策”。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小林太一郎后来总结说:“维持企业的盈利性与社会性之平衡的就是公共关系。”可以说;是经济规律迫使企业家必须采用公共关系的经营策略。公共关系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文明经营观念;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把它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2009年1月20日;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指出:如果一个国家仅仅施惠于富裕者;其富裕便不能持久。我们的经济成功从来不是仅仅依赖国内总产值的规模;而是还依赖繁荣的普及;即为每一位愿意致富的人提供机会的能力。这就是西方国家开明人士对市场经济的一种明智的认识;公共关系则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Tag:公共关系 企业 关系 时间:2023-11-05 20: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