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是如何实现的?


《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正如贤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所说:“是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首;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作者正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当时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是以周进、范进科举之路为中心,既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他们生活、精神造成的危害,也通过他们科举前后周围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二是以王玉辉、马纯上为中心,反映了理学教条和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异化。三是以通过科举而荣身的官绅为中心,通过他们的处世立身,揭露了他们道德品质的败坏,也表现了科举制度并没有选取到真正的治国人才。四是对假名士的表现,揭露了他们表面清高脱俗,实际庸俗不堪的灵魂本质。


Tag:科举 功名富贵 儒林外史 时间:2023-11-01 09: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