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河南农业大学)》题库及答案


正确答案:社会保险

26、根据法律性质,劳动法可分为劳动实体法、劳动程序法、()。

正确答案:劳动监察法

27、简述西文社会保障理论的流派及其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1、民主社会主义学派。2、自由主义学派。3、中间道路学派。

28、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通并通过的()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正确答案: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29、简述福利国家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1)收入均等化,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现再分配。2)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退休金、养老金、家庭补助、医疗保险、卫生保险、住房补贴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和设施等,以期实现“现代自由民主”的国家,即高福利型国家。充分就业原则。贝弗里奇认为,一个没有维持充分就业以防止大规模失业的社会保障计划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社会保障计划一定要与充分就业联系起来。国有化和计划化、工程社会化。混合经济论。

30、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

正确答案:个人

31、职数对劳动权利能力的限制主要表现为()原则。

正确答案:一人一职

32、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

正确答案:义务

33、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1、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2、个人账户和社会保障基金问题3、就业与失业问题4、城镇的贫困人口问题;5、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6、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问题。

34、简述社会保障思想渊源的表现

正确答案:这些社会保障思想渊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最初表现为慈善或恩赐思想;其次是表现为平等或公平思想;这种思想是比慈善或恩赐思想更加进步或者说更高层次地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思想;最后表现为空想社会主义。

35、为什么社会保障的发展必须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正确答案: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无一例外地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撑。实践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可能在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同时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如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功能便难以充分发挥,社会问题将持续恶化,进而妨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6、社会保障法具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1.安全性。由于社会成员包括劳动者在社会生活及劳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和事故,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社会成员和劳动者在遭受意外和风险时不至于生活无着,从而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必要的安全保障。2.强制性。凡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投保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必须参加保险,当事人没有任意选择的权利,也不能任意退出保险,保险的险种和保险费的缴纳也必须按法律的规定执行,不能由当事人自由协商。3.社会性社会性是政府制定社会政策,谋求社会多数人的福利。4.互助性。社会保障实际上是借助于国家力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是国民收入在不同群体之间的转移。通过社会保障的互助性,能够解决不同情况下不同社会成员的特殊需要,帮助那些急需救助的群体,使他们渡过难关,维持基本生活需要。


Tag: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时间:2024-01-25 20:29:36

相关答案

热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