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词源及其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主要用法,并谈谈你对它的含义的理解。


概述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词源及其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主要用法,并谈谈你对它的含义的理解。

正确答案:意识形态,英文是ideology,这个词最初来自于法语Idéologie。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特拉西发明了的意识形态一词,其原意是观念学,就是要通过「从思想回溯到感觉」的方法,重新阐发出政治、伦理、法律、经济、教育等各门科学的基本观念。

后来,由于拿破仑的缘故,意识形态这个术语逐渐被当作一个贬义词来使用。拿破仑指责说,意识形态家们完全是一些在头脑里改造世界的人,是很少或根本没有政治才智的安乐椅上的玄学家。是一群空谈家,无神论团体。在拿破仑的指责中,意识形态用来表示知识上的贫乏、实践上的愚昧,意味着一种危险的政治情绪。从此之后,「意识形态」这个词就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流行起来,而且它的含义,主要受到拿破仑的用法的影响,用来指对社会现实的错误认识、空想。

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虚假的意识,二是指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第一层含义,虚假意识,是一个否定性的、批判性的概念,意为特殊的具体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什么「观念的科学」,只不过是特定的一群人用来自我辩护的一种虚构,是一种自我欺骗或欺骗他人的思想观念或理论体系,是一种虚假的、颠倒的意识,是对颠倒的现实的反映。意识形态中的概念完全是主观的,都是用来为社会中的统治阶级辩护。因此,任何社会中的支配性的政治观念,或者说意识形态,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是依据对政治本质的错误诠释。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尽管以往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以「虚假意识」为基础的,但它们在阶级社会中又客观地存在着,并起到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事实。就此而言,意识形态又是「真实的意识」,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以往的意识形态是「倒现」着社会存在,但毕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

不过,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虚假性:意识形态掩盖了所有阶级社会赖以建立的根本矛盾,从而欺骗和迷惑被统治阶级。就资本主义而言,拥有财产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被剥削的无产阶级中培养一种错觉或者「虚假意识」(falseconsciousness),以防止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被剥削的事实。

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列宁开始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描述性的概念,以便于区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努力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所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革命斗争。列宁强调,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它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

列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看作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要取得胜利,就必须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创制出能够体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表达无产阶级根本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说,并且由一个职业革命家的精英组织,即无产阶级政党,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外部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宣传和灌输,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取代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工人运动才会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人运动才能取得胜利。


Tag: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 国家机器 时间:2023-11-21 2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