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源物质的致突变作用可能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实现的
精华吧
→
答案
→
慕课
→
未分类
外源物质的致突变作用可能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实现的
A.碱基置换
B.移码突变
C.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数量畸变
正确答案: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数量畸变
Tag:
食品毒理学
染色体
突变
时间:2022-01-18 21:20:37
上一篇:
在毒理学试验中常用的试验动物有
下一篇:
食品中外源物质诱导的生殖细胞突变导致的后果可能有
相关答案
1.
下列哪些级别的试验动物不含有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原及对动物危害大且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2.
常用的试验动物的处死方法包括
3.
在毒理学试验中,有关受试物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4.
下列选择试验动物的原则,正确的是
5.
下列品系中,遗传均一性最高的是
6.
不适用于小鼠的取血方法为
7.
下面有关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8.
下列关于蓄积毒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9.
下列关于寇氏法急性毒性试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10.
下列哪些是急性毒性作用的观察指标
热门答案
1.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包括:
2.
下列关于蓄积系数描述,正确的有
3.
某外源化合物在大鼠实验中口服LD50约为0.3mg/kg,按照我国急性毒性分级,应该属于
4.
下列符合限量法试验设计的是
5.
对于急性毒性非常小的外源化合物,常用的急性毒性试验设计方法为
6.
食品中外源物质经过I相和II相反应后,可以使得水溶性(),利于排出。
7.
食品中外源物质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I相反应和II相反应,其中I相反应包括()、还原和水解反应,II相反应主要是结合反应。
8.
食品中外源物质经生物转化后,可能出现毒性增强的现象,这称为代谢活化;如果经转化后毒性降低或消失,称为()
9.
外源物质在体内可能先后发生多个I相反应而不发生II相反应
10.
吡咯烷生物碱对大鼠是剧毒,对豚鼠则为低毒,这种种属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吸收效率的差异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