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语》在西方的传播,是由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们实现的。()
精华吧
→
答案
→
知到智慧树
→
未分类
《论语》在西方的传播,是由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们实现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Tag:
孔子与论语
论语
传教士
时间:2021-03-24 13:27:33
上一篇:
《论语》的“论”,班固认为是“论纂”的意思。()
下一篇:
西方首先对《论语》进行翻译的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
相关答案
1.
《论语》成书于孔子之手,主要来源于孔子所记。()
2.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的首选资料()
3.
孔子自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下面那句话与此相符合。()
4.
颜渊是孔子钟爱的学生,由于他唯孔子之命是听,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受到孔子的批评。子贡以政事见长,深得孔子称赞,由于他施政时随意抬高赋税而遭到孔子的痛骂。宰予能说会道,也获得孔子的肯定,但因为“昼寝”而受到孔子的责备,()
5.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意思是,我那么爱他们,不愿意他们操劳?他们那么忠于我,我能不认真教育他们吗?()
6.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说教师的职责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借鉴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或者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从而获得新收获。()
7.
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体现出了:()
8.
孔曾提出“观过知人”的论断,认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矣。”
9.
孔子实施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他们各有所长。譬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都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了孔子哪种教育方法()
热门答案
1.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后来发现其不能学思结合,竟然白天睡觉,孔子气愤地以“朽木不可雕也”。()
2.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教育弟子要广泛获取知识,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故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易》,即《周易》,又称《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4.
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为《乐经》作有《乐记》,部分收录于大戴《礼记?乐记》之中。()
5.
《礼记?经解》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教也;疏通知远,()教也;……絜静精微,()教也;……属辞比事,()教也。”
6.
孔子编订了()()()()()()六经
7.
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为己任,不亦()乎?死而后已,不亦()乎?”
8.
子曰:“()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奚其为为()?”
9.
子夏曰:“()而优则(),()而优则()。”
10.
孔子看来,“君子”的忧患意识就自身而言,是基于“为仁由己”的认识,不仅要担心自己的德才修养,更要忧虑自己的才能是否为别人知道;就志向而言,“君子”应当担忧大道之不行,担心世风之颓毁,忧虑大同之世是否能够实现,而不是个人的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