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华吧
→
答案
→
知到智慧树
→
中华国学
2024《中华国学》题库及答案
211.
上古时代的人们用乌龟的腹甲,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放在火上炙烤,然后根据龟甲显示出的兆纹判断吉凶。这种方法被称为:
212.
义理易学是中国易学的学术流派之一。“义”是卦象、卦辞的含义,“理”是道理、真理,义理易学就是着重探讨《易经》卦义和道理的学说。义理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213.
在汉代,以京房为代表的易学家继承了“易传”的传统,发展出一套繁琐复杂的方法,用以推算祸福吉凶。这种方法被称为:
214.
《易经》这部古老的文献,最初主要用于:
215.
阅读下面的史料: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王若曰猷大誥爾多邦越爾禦事弗吊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沖人嗣無疆大曆服弗造哲迪民康根据上述史料,下面哪一条最能概括其中心思想:
216.
从“导论”的内容看,本课程最突出的特色是:
217.
关于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格局,下面哪两种表述比较合适:
218.
关于本课程的宗旨,下面哪一种阐述最为妥当:
219.
当前流行的国学概论著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下面哪一项不在这三种形式之内:
220.
“中华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对这句话的解释不妥当的一项是:
221.
《太平经》中说:“无离舍宅及城郭,骨节相连为阡陌,筋主欲生坚城郭,脉主往来为骨络,肉在皮内为脉衣,神在中守司人善恶。”根据这段诗文,人们相信自己的生命:
222.
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
223.
《庄子·齐物论》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关于“彼”与“是”的关系,下面哪一个选项与《庄子》的论述不一致:
224.
《道德经》讲“德”,所谓的“德”涉及哪两项内容:
225.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语境中的“道”,是指:
226.
《百法明门论》讲唯识百法,其中哪一项与愧、无愧、贪、无贪、嗔、无嗔、信、无信等心理因素有关:
227.
《庄子》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坛经》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请问:这两种修行方法是否相似?
228.
《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概意思是:
229.
佛教宣扬入涅槃,涅槃所在的位置是:
230.
佛教讲三皈五戒,五戒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231.
东汉的官方文献《白虎通义》说:“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在称王。’”从这里可以看出:...
232.
汉代的五经指的是:
233.
阅读下列诗词,分析哪些诗词表现的内容与杨朱的思想比较接近:
234.
名家是战国时代研究语言逻辑的学派,与墨家的经验逻辑不同。下列哪个命题不属于名家:
235.
春秋时期,士阶层应该掌握六种技能,是为“六艺”。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就包括这“六艺”,具体内容是:
236.
关于法家思想的特点,下面哪两种说法符合实情?
237.
韩非的政治管理学说包括哪些要素?
238.
关于阴阳学说,下面的陈述中两个正确的选项是:
239.
战国时期的五行家认为五行相克,相克的顺序是:
240.
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是由多少卦、多少爻组成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热门答案
1.
智慧树知到《中华国学(南开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2.
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在这段史料中,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直接原因是:
3.
《百法明门论》讲唯识百法,下列哪一项与眼耳鼻舌身有关:
4.
五斗米道是东汉晚期出现的宗教组织。五斗米道有一种别具特色的修道方法,这种方法是
5.
《庄子》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里所说的“真知”是
6.
根据《庄子》一书的记载,楚威王“以千金”聘谁为相?
7.
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在这段史料中,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直接原因是:
8.
《庄子》宣扬齐生死、齐是非、齐万物。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是
9.
在战国时代,墨家学说代表着社会下层的愿望。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墨家的思想
10.
《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大体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