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危害因素。
精华吧
→
答案
→
远程教育
→
电大
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危害因素。
A.职业病
B.劳动生理
C.劳动心理
正确答案:A
Tag:
因素
生产过程
职业病
时间:2024-12-16 20:22:09
上一篇:
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系统的损害。
下一篇:
进行压力容器内部检验或检修时,要求工作空间空气中的氧含量(体积比)为()。
相关答案
1.
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规定,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最多可选用()个安全标志。
2.
库存危险化学品主要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m。
3.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可三年后修订。
4.
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5.
下列()因素或条件不属于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6.
乙炔瓶的定期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库存或停用周期超过()年的乙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7.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8.
事故隐患消除前或者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相关装置、设备、设施。
9.
某单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18人受伤,该事故为重大安全事故。
10.
隐患分析评估报告应包括事故隐患的现状、事故隐患发生的原因、事故隐患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事故隐患治理的措施建议。
热门答案
1.
《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中,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为隐患。
2.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应在年度安全生产费用内列支,不得挪作它用,资金实际发生额可以依照税法有关规定实行税前扣除。
3.
非本单位原因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不采取措施。
4.
事故隐患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向上级公司汇报。
5.
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应急措施。
6.
从业人员发现本岗位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对本岗位之外的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无权排查、报告。
7.
日常排查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每周至少开展一次。
8.
手工电弧焊作业场所中,下列不属于电弧焊操作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
9.
可能性为基本不可能,后果严重性为很小,该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为。
10.
不属于四个方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