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茶文化史》第1次任务题库
电大《中国茶文化史》第1次任务题库
中国茶文化史学习周期01任务-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是:( )
A. 传说
B. 史实
C. 事实
D. 小说
2.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茶文化内涵。这就是茶文化的( )特征。
A. 民族性
B. 地区性
C. 传承性
D. 阶层性
3. 茶文化的发展变迁都有一个从古到今的过程,当代诸多茶文化事象都是从古代、近代传承而来的。这就是茶文化的( )特征。
A. 传承性
B. 地区性
C. 融合性
D. 阶层性
4.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在西汉时期( )中的“烹茶尽具”、“武阳买茶”。
A. 王褒《茶谱》
B. 陆羽《茶经》
C. 陆羽《茶谱》
D. 王褒《僮约》
5. 在主要的五种茶树原产地说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 印度原产说
B. 中国原产说
C. 中国和印度原产说
D. 东南亚原产说
6. 中国近现代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等10个省(区)发现的200多处野生大茶树中,( )分布在西南地区。
A. 40%
B. 50%
C. 60%
D. 70%
7. 如今,人们主要把茶当成( )来使用。
A. 药品
B. 食品
C. 饮料
D. 祭品
8. 由蒸青团茶发展为炒青散茶,饮用方法也改为冲泡的转折朝代是( )。
A. 夏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9. “蜀人作茶,吴人作茗”出自( )。
A. 《毛诗•草木疏》
B. 《茶经》
C. 《尔雅注•释木篇》
D. 《僮约》
10. 记有“苦荼(茶)久食,羽化”一语,把茶与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羽化登仙联系起来的文献是( )。
A. 《壶居士食忌》
B. 《晏子春秋》
C. 《华佗食论》
D. 《华阳国志》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通常是指( )。
A. 茶叶
B. 咖啡
C. 可可
D. 吗啡
2. 中国的采茶戏有很多种,比如有( )等。
A. 江西采茶戏
B. 广西采茶戏
C. 新疆采茶戏
D. 哈尔滨采茶戏
3. 茶文化具有诸多功能,主要有生活实用功能、强身健体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以及( )等。
A. 宣传教化功能
B. 社会组织功能
C. 社会传承功能
D. 商品价值功能
4. 茶叶制作主要有( )等几道工序,但具体加工步骤又因茶叶种类不同而不同。
A. 萎凋
B. 杀青
C. 揉捻
D. 烘焙
5. 绿茶、红茶等基本茶类的区分依据主要是( )。
A. 制作方法
B. 传统习惯
C. 茶多酚氧化程度
D. 随机
6. 保存熟食当菜遗风,至今仍有吃“竹筒茶”、把茶叶当菜吃习惯的少数民族有( )等。
A. 傣族
B. 哈尼族
C. 赫哲族
D. 景颇族
7. “擂茶”是湖南及川黔等地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存留的吃茶法。和茶叶一起放入木制的擂钵中捣碎的佐料还有( )等。
A. 花生
B. 大豆
C. 芝麻
D. 生姜
8. 在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美食不如美器”之说。
B. 中国茶文化史中,对器的选用十分讲究。
C. 在C.茶具也称茶器,最初统称为茶具,晋代以后称茶器。
D. 唐代陆羽《茶经》把采制工具叫茶具,把泡茶器具称茶器。
9. 在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用于“碾末”的器具有( )。
A. 碾
B. 拂末
C. 釜
D. 罗
10. 在以下再加工茶中,属于紧压茶的是( )。
A. 云南沱茶
B. 湖北小金砖
C. 四川圆包茶
D. 台湾珍珠奶茶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印度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与传播中心。
A. 错误
B. 正确
2.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一条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茶叶之路
A. 错误
B. 正确
3. 中国茶文化史,就是研究中国茶文化发展、变迁的现象,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的历史。
A. 错误
B. 正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5. 宋(元)明至清前期为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6. 中国历史上的饮茶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煮羹饮”、“团茶研末”和“芽茶冲泡”。
A. 错误
B. 正确
7. 红茶需高温杀青,经萎凋、揉捻、发酵等工艺使茶叶变红后干燥而成。
A. 错误
B. 正确
8. 加工制作后的茶叶主要分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A. 错误
B. 正确
9. 到6世纪初南朝时就有将荼(tu)读为cha,虽有茶的发音但还没有把荼(tu)改为茶字。
A. 错误
B. 正确
10. “擂茶”是湖南及川黔等地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存留的吃茶法,这是古代“食茶”的明证。
A. 错误
B. 正确
中国茶文化史学习周期01任务-0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与其他民族的茶文化现象。这就是茶文化史的( )特征。
A. 民族性
B. 阶层性
C. 传承性
D. 阶段性
2.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有区别与其他阶层、群体的茶文化表现。这就是茶文化的( )特征。
A. 民族性
B. 地区性
C. 融合性
D. 阶层性
3. 在诸多吟诵茶的千古名句中,有句作为“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 )七碗茶”。
A. 卢仝
B. 卢全
C. 卢公
D. 卢奇
4.
史书中记载发现利用茶叶的人是( )。
A. 王褒
B. 神农
C. 陆羽
D. 唐僧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了比较系统的野生茶树调查,大约在( )个省区的200多处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A. 5
B. 10
C. 15
D. 20
6. 中国近现代在云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区)发现的200多处野生大茶树中,70%分布在( )地区。
A. 东南
B. 西南
C. 华南
D. 西北
7. 盛行蒸青团饼茶,饮用方法是蒸煮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8. 在生食药用阶段,茶叶最原始的加工方法是在晴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现在称之为( )。
A. 生片
B. 生叶
C. 生茶
D. 生芽
9. 称茶树为“孔明树”,奉孔明为“茶祖”,每年七月十六日(孔明生日)要举办“茶祖会”的地区是( )。
A. 海南三亚
B. 云南西双版纳
C. 广西北海
D. 福建莆田
10. 西汉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的记载,反映了( )一带茶叶市场繁荣的情况。
A. 江西庐山
B. 湖南岳阳
C. 安徽黄山
D. 四川成都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茶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A. 民族性
B. 地区性
C. 阶层性
D. 传承性
2. 茶文化具有诸多功能,主要有生活实用功能、强身健体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以及( )等。
A. 宣传教化功能
B. 社会组织功能
C. 社会传承功能
D. 商品价值功能
3.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白茶、黑茶、红茶以及( )等六大类。
A. 青茶(乌龙茶)
B. 花茶
C. 紫茶
D. 黄茶
4. 保存熟食当菜遗风,至今仍有吃“竹筒茶”、把茶叶当菜吃习惯的少数民族有( )等。
A. 傣族
B. 哈尼族
C. 赫哲族
D. 景颇族
5. 以茶代酒风俗相传甚久。奴隶主对奴隶实行禁酒、提倡“以茶代酒”的主要原因是( )。
A. 醉酒耽误生产
B. 饮茶对生产没有危害
C. 饮酒有害健康
D. 酒后乱性
6. 在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用于“碾末”的器具有( )。
A. 碾
B. 拂末
C. 釜
D. 罗
7. 除江西景德镇外,著名的生产白瓷茶具窑口还有( )等。
A. 湖南醴陵
B. 河北唐山
C. 安徽祁门
D. 浙江龙泉
8. 瓷质茶具种类很多,主要分( )茶具等几种。
A. 青瓷
B. 白瓷
C. 黑瓷
D. 彩瓷
9. 锡茶具具有( )等优点,是理想的贮茶茶具。
A. 杀毒、净化
B. 防潮、防紫外线
C. 保鲜
D. 耐酸碱、不生锈
10. 明万历时期的苏州人赵良璧为仿紫砂文人锡茶壶制作第一人。清中期制锡工艺发展到顶峰,( )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锡器工艺大师。
A. 沈存周
B. 卢葵生
C. 朱石梅
D. 张谦德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民俗礼仪、医药养生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2. 中国茶文化与众多文化现象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区性、阶层性、阶段性、传承性、变革性、融合性等典型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3. 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4. 隋唐五代时期为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5. 清后期至“改革开放”前为中国茶文化的转型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6. 1753年,世界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 sinensis”,意思是“原产于中国的茶树”。
A. 错误
B. 正确
7. 世界各国有关茶的知识及栽培、饮用茶叶都是直接、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A. 错误
B. 正确
8. 黑茶不属于后发酵茶。
A. 错误
B. 正确
9. 再加工茶类以基本茶类的茶叶为原料,经再加工而形成。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等。
A. 错误
B. 正确
10. 茶字最早出现在唐朝中期以前,到9世纪茶字才被普遍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中国茶文化史学习周期01任务-003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是:( )
A. 传说
B. 史实
C. 事实再现
D. 小说虚构
2.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有区别与其他阶层、群体的茶文化表现。这就是茶文化的( )特征。
A. 民族性
B. 地区性
C. 融合性
D. 阶层性
3.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在西汉时期( )中的“烹茶尽具”、“武阳买茶”。
A. 王褒《茶谱》
B. 陆羽《茶经》
C. 陆羽《茶谱》
D. 王褒《僮约》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了比较系统的野生茶树调查,大约在( )个省区的200多处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A. 5
B. 10
C. 15
D. 20
5. 如今,人们主要把茶当成( )来使用。
A. 药品
B. 食品
C. 饮料
D. 祭品
6. 在生食药用阶段,茶叶最原始的加工方法是在晴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现在称之为( )。
A. 生片
B. 生叶
C. 生茶
D. 生芽
7. 称茶树为“孔明树”,奉孔明为“茶祖”,每年七月十六日(孔明生日)要举办“茶祖会”的地区是( )。
A. 海南三亚
B. 云南西双版纳
C. 广西北海
D. 福建莆田
8. 记有“苦荼(茶)久食,羽化”一语,把茶与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羽化登仙联系起来的文献是( )。
A. 《壶居士食忌》
B. 《晏子春秋》
C. 《华佗食论》
D. 《华阳国志》
9. 西汉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的记载,反映了( )一带茶叶市场繁荣的情况。
A. 江西庐山
B. 湖南岳阳
C. 安徽黄山
D. 四川成都
10.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福建建安窑生产的“建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建盏”属于( )茶具。
A. 白瓷
B. 黑瓷
C. 彩瓷
D. 青瓷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茶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A. 民族性
B. 地区性
C. 阶层性
D. 传承性
2. ( )等学科相交叉,渗透并融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史这门课程。
A. 茶学
B. 文化学
C. 历史学
D. 建筑学
3. 传统中国茶艺主要由一般茶艺以及( )等环节组成。
A. 品水
B. 论器
C. 烹点
D. 品饮
4.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白茶、黑茶、红茶以及( )等六大类。
A. 青茶(乌龙茶)
B. 花茶
C. 紫茶
D. 黄茶
5. .绿茶、红茶等基本茶类的区分依据主要是( )。
A. 制作方法
B. 传统习惯
C. 茶多酚氧化程度
D. 随机
6. 茶叶的谑名趣名有( )等。
A. 草中英
B. 离乡草
C. 草大虫
D. 酩奴
7. 以茶代酒风俗相传甚久。奴隶主对奴隶实行禁酒、提倡“以茶代酒”的主要原因是( )。
A. 醉酒耽误生产
B. 饮茶对生产没有危害
C. 饮酒有害健康
D. 酒后乱性
8. 在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用于“清洗”的器具有( )。
A. 巾
B. 扎
C. 纸帕
D. 瓢
9. 陆羽的《茶经》归纳了茶的五种基本写法,除茶、槚外还有( )等。
A. 蔎
B. 荈
C. 茗
D. 椒
10. 除江西景德镇外,著名的生产白瓷茶具窑口还有( )等。
A. 湖南醴陵
B. 河北唐山
C. 安徽祁门
D. 浙江龙泉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与传播中心。
A. 错误
B. 正确
2. 中国茶文化与众多文化现象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区性、阶层性、阶段性、传承性、变革性、融合性等典型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4. 清后期至“改革开放”前为中国茶文化的复兴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5. 1753年,世界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 sinensis”,意思是“原产于东南亚的茶树”。
A. 错误
B. 正确
6.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
A. 错误
B. 正确
7. 到6世纪初南朝时就有将荼(tu)读为cha,不仅茶的发音发生变化,而且把荼(tu)改为了茶字。
A. 错误
B. 正确
8. 唐太宗为了招安藏王松赞干布,许文成公主与藏王联姻,带去茶叶,当时还没有茶字而使用槚字,所以藏语茶字至今仍读为(jia)音。
A. 错误
B. 正确
9. 拉丁语的thee,德语的tee、法语的the、英语的tea和西班牙的te都是从巴蜀方言茶的读音tey演变而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10. 在专用茶具出现前,茶具是用食具、酒具替代的。
A. 错误
B. 正确
中国茶文化史学习周期01任务-004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与其他民族的茶文化现象。这就是茶文化史的( )特征。
A. 民族性
B. 阶层性
C. 传承性
D. 阶段性
2. 茶文化的发展变迁都有一个从古到今的过程,当代诸多茶文化事象都是从古代、近代传承而来的。这就是茶文化的( )特征。
A. 传承性
B. 地区性
C. 融合性
D. 阶层性
3. 史书中记载发现利用茶叶的人是( )。
A. 王褒
B. 神农
C. 陆羽
D. 唐僧
4. 中国近现代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等10个省(区)发现的200多处野生大茶树中,( )分布在西南地区。
A. 40%
B. 50%
C. 60%
D. 70%
5. 盛行蒸青团饼茶,饮用方法是蒸煮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6. “蜀人作茶,吴人作茗”出自( )。
A. 《毛诗•草木疏》
B. 《茶经》
C. 《尔雅注•释木篇》
D. 《僮约》
7. 称茶树为“孔明树”,奉孔明为“茶祖”,每年七月十六日(孔明生日)要举办“茶祖会”的地区是( )。
A. 海南三亚
B. 云南西双版纳
C. 广西北海
D. 福建莆田
8. 记有“苦荼(茶)久食,羽化”一语,把茶与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羽化登仙联系起来的文献是( )。
A. 《壶居士食忌》
B. 《晏子春秋》
C. 《华佗食论》
D. 《华阳国志》
9. 西汉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的记载,反映了( )一带茶叶市场繁荣的情况。
A. 江西庐山
B. 湖南岳阳
C. 安徽黄山
D. 四川成都
10.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福建建安窑生产的“建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建盏”属于( )茶具。
A. 白瓷
B. 黑瓷
C. 彩瓷
D. 青瓷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通常是指( )。
A. 茶叶
B. 咖啡
C. 可可
D. 吗啡
2. ( )等学科相交叉,渗透并融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史这门课程。
A. 茶学
B. 文化学
C. 历史学
D. 建筑学
3. 茶叶制作主要有( )等几道工序,但具体加工步骤又因茶叶种类不同而不同。
A. 萎凋
B. 杀青
C. 揉捻
D. 烘焙
4. 今天,茶主要是被当成饮料,但也有把茶当作( )使用的。
A. 药品
B. 食品
C. 祭品
D. 废品
5. “擂茶”是湖南及川黔等地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存留的吃茶法。和茶叶一起放入木制的擂钵中捣碎的佐料还有( )等。
A. 花生
B. 大豆
C. 芝麻
D. 生姜
6. 在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用于“清洗”的器具有( )。
A. 巾
B. 扎
C. 纸帕
D. 瓢
7. 陆羽的《茶经》归纳了茶的五种基本写法,除茶、槚外还有( )等。
A. 蔎
B. 荈
C. 茗
D. 椒
8. 19.在以下再加工茶中,属于紧压茶的是( )。
A. 云南沱茶
B. 湖北小金砖
C. 四川圆包茶
D. 台湾珍珠奶茶
9. 瓷质茶具种类很多,主要分( )茶具等几种。
A. 青瓷
B. 白瓷
C. 黑瓷
D. 彩瓷
10. 明万历时期的苏州人赵良璧为仿紫砂文人锡茶壶制作第一人。清中期制锡工艺发展到顶峰,( )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锡器工艺大师。
A. 沈存周
B. 卢葵生
C. 朱石梅
D. 张谦德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民俗礼仪、医药养生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2. 中国茶文化史,就是研究中国茶文化发展、变迁的现象,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的历史。
A. 错误
B. 正确
3. 隋唐五代时期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4. “改革开放”后至今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5. 中国历史上的饮茶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煮羹饮”、“团茶研末”和“芽茶冲泡”。
A. 错误
B. 正确
6. 世界各国有关茶的知识及栽培、饮用茶叶都是直接、间接从印度传入的。
A. 错误
B. 正确
7. 加工制作后的茶叶主要分三大类:基本茶类、再加工茶类和花茶类。
A. 错误
B. 正确
8. 日语茶与汉语完全相同,读音也是cha。
A. 错误
B. 正确
9. “擂茶”是湖南及川黔等地的少数民族,特别是纳西族存留的吃茶法,这是古代“食茶”的明证。
A. 错误
B. 正确
10. 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
A. 错误
B. 正确
- 上一篇:电大《中国法制史》第4次任务题库
- 下一篇:电大《中国茶文化史》第2次任务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