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中国历史地理(信阳师范学院)》题库及答案


正确答案:政治|生态|气候|政治|军事

3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有如下规律

正确答案:行政|区划|建设|创新

33、草市镇起源于()时期,中唐以后打破了州县以下不得设市的规定。

正确答案:南北朝

34、()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乐史撰。二百卷。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

正确答案:《太平寰宇记》

35、由于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古代“七大古都”分别是指安阳、()、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

正确答案:西安

36、汉唐安流期

正确答案:公元1世纪至10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37、云梦泽

正确答案:云梦及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

38、荆江河曲

正确答案:长江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的420公里河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故又称荆江。荆江迂回东流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与下荆江两段。上荆江长180公里,以弯曲性和周期性展宽为特征,河床曲折率为1.7左右,属一般性弯曲型河道。河道中心滩与江心洲众多,全河18个江心洲中,有16个分布在上荆江。上荆江还具分汊型河床特色。下荆江长240公里,两端直距仅80公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河床曲折率约为3,以自然截弯取直为特征,仅百年来就发生自然截弯十余次(最近发生的是1972年石首县六合垸自然截弯),属典型蜿蜒型河道,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39、梁山泊

正确答案:湖泊名。在今山东省东平�p郓城等县间,梁山脚下。本系古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徙,环梁山成巨泊,始称梁山泊。北宋时,黄河溃决之水汇入,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

40、《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所撰。

正确答案:《汉书地理志》

41、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类。历史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由人类经济活动而导致的自然地理的变化。如气候的改变,植被的变迁,河道的迁徙,湖泊的涨缩,海岸的推移等。因为这些变化依旧是照自然规律进行的,所以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其它有些不是因人的活动而发生的自然地理方面的变化,如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水文要素的变动,河道河口的变迁等,本属于地貌学的研究课题,但如果这些变化在人类历史时期发生比较显著的差异和影响,也属于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任务。历史人文地理,包括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居民地理;历史区域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历史商业地理、历史农业地理等


Tag:中国历史地理 时间:2024-01-27 2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