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中国历史地理(信阳师范学院)》题库及答案


联大学堂《中国历史地理(信阳师范学院)》题库及答案

1、辽是()族建立的政权。

正确答案:契丹

2、耧车最早出现于()朝。

正确答案:西汉

3、中国历史时期筑城思想在()有充分的体现

正确答案:《周礼-考工记》

4、市舶司最早是在()代设置的。

正确答案:唐

5、水排是东汉时期的()发明的,它是当时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正确答案:杜诗

6、明代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和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正确答案:苏州

7、()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正确答案:灵渠

8、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正确答案:历史学

9、北魏是()族建立的政权,

正确答案:鲜卑

10、东晋时期普遍实行的两种地方政区制度是()和实州郡

正确答案:侨州郡

11、根据《周礼》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分为三重,()、宫城、京城

正确答案:皇城

12、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鲜卑、突厥、回鹘、蒙古

正确答案:匈奴

13、夏王朝所统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为中心的的直接统治区和以方国为主干的地方政区单元。

正确答案:国都

14、宋朝的东京指今(),西京指今河南府

正确答案:开封府

15、唐朝的东京指今(),西京指今长安

正确答案:洛阳

16、“松郡棉布,衣被天下”指的是元代松江府的()。

正确答案:纺织业

17、明代的长城西起()关,东迄山海关

正确答案:嘉峪

18、试述我国古代都城选择的主要标准,以及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建都地点和过程

正确答案:西汉|东汉|西晋|东晋|隋唐

19、两都制度

正确答案:东周|东汉|隋|唐|明

20、历代地方行政区域的演变分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秦灭|六国|地方|行政|区划

21、黄河治理开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正确答案:泥沙|控制|河道|淤高|凌汛

22、论述学习历史地理学的意义

正确答案:经济|建设|服务|文化|科学

23、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和诸葛直到夷洲(即今台湾)。

正确答案:卫温

24、齐召南是(清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

正确答案:水道提纲

25、按成书先后次序写出24史名称。

正确答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26、()是我国正史地理志中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它的作者是班固。

正确答案:汉书

27、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正确答案:气候|变迁|人为|因素

28、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为东西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正确答案:成都

29、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正确答案:陆上|中西|交通|丝绸

30、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后改都()

正确答案:洛阳

31、分析唐代以后西安失去全国政治中心的原因


Tag:中国历史地理 时间:2024-01-27 2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