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正确答案: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这一原则要求老师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学生;2、尊重学生差异;3、面向每一个学生。

材料中该教师能够针对学生不用的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给成绩好和成绩略差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做法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包括差等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教师应当把握的主要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原则能够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


Tag:小学教育小学教学案例分析 学生 因材施教 时间:2024-01-20 13:54:39

相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