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昌龄在()中指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精华吧
→
答案
→
知到智慧树
→
未分类
王昌龄在()中指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A.《诗品》
B.《诗格》
C.《诗式》
D.《诗筏》
正确答案:《诗格》
Tag:
文学概论
情境
意境
时间:2023-12-27 15:13:44
上一篇:
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它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体现。
下一篇:
境生于象外”的观点由()提出。
相关答案
1.
()在描述典型塑造的审美升华过程时这样写道:“(人物)创造是被这表现力催促着前进,非到极精不能满足自己。心灵里燃烧着,生命在艺术境域中活着,为要满足自己把宇宙擒在手里,深了还要深,美了还要美,非登峰造极不足消减渴望”。
2.
()以后,典型论开始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3.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诗人就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一个人的特殊面貌,求其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诗人模仿易怒的或不易怒的或具有诸如此类的气质的人,也必须求其()而又善良。
4.
()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表现人物性格的普遍的一般性特征。
5.
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唤起的这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就是文学作品的()。
6.
()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
7.
综合古今中外对文本层次的探讨,我们可以将文本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即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和()。
8.
文学言语具有(),指向的是文本内部的艺术世界,指向诗中特定的情境,而不必经过现实生活的检验。
9.
按照抒情需要组织起来的特殊的言语系统,这一特定系统包括字、词、句、段、篇,我们称之为()。
10.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主要体现了文学言语层具有()的特点。
热门答案
1.
()在《艺术与客观真实》中指出:“每一种伟大艺术,它的目标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像,在这里,现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直接性与概念等的对立消除了,以致两者在艺术作品的直接印象中融合成一个自发的统一体,对接受者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非历史上的曹操,主要体现出文学形象()的特征。
3.
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
4.
三国时期经学家王弼在()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5.
李渔在()中强调戏剧应该结构单一化、“立主脑”、“减头绪”、戏为一人一事而设。
6.
戏剧文学要求集中性是因为()。
7.
诗的基本特征有()、跳跃性、音乐性。
8.
()是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
9.
()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10.
()文学在文学意象的塑造中,对客体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变形化、拟人化的假定性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