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言不尽意”说到《易传?系辞》、魏晋玄学,由陆机到刘勰、钟嵘,再由司空图到严羽、王士禛,最后到王国维,这一条线索基本是循庄子“言不尽意”说的美学、文论史影响来勾勒的。你怎样看待“言不尽意”?


庄子“言不尽意”说到《易传?系辞》、魏晋玄学,由陆机到刘勰、钟嵘,再由司空图到严羽、王士禛,最后到王国维,这一条线索基本是循庄子“言不尽意”说的美学、文论史影响来勾勒的。你怎样看待“言不尽意”?

正确答案: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通过筌-鱼、蹄-兔等生活实例的类比,庄子形象表述了言-意之间一种本质性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语言文字也是人们用来把握文艺作品意思的手段或工具,它们都各有各的目的,但语言文字和它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是一回事,从根本上说,言是言筌、工具、梯子,意则是言外之意、目的,或言所要求达到的意旨,存言的目的在于得意。在此,庄子提出了言意关系中的一大悖论,那就是存言的目的竟在于去言或忘言。这也足以体现出庄子的智慧。言与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以及文艺学所广泛探讨的一个核心话题,它涉及人对世界最基本的观点与看法,也涉及到艺术家对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审美理念及其具体实现的逻辑路径。言,本指言辞、说话,在古典美学与文论中引申为艺术语言、言语表达,意即意图、想法,在古典美学与文论中引申为话语的意义,或审美心理感受。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中的言意论,其源出于古典哲学中的言意之辩。早在先秦,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就已受到儒、道、墨等诸流派的哲学家的普遍关注。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言是君子表达志向和道德理想的工具,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辞达而已。又如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简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言可以把握一定的意,亦即肯定言也可以达意。那么儒、墨二家主张言可达意不同,老庄的基本观点是认为言不尽意的。比如老子早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论断,而庄子则更是在此基础上对言的广泛性、复杂性及其表意的歧义性、暧昧性作出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诸如道不可言、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等诸多智慧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可以说直接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魏晋玄学家们的言意之辩


Tag:言不尽意 庄子 目的 时间:2023-11-24 15: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