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的发病机制是()
精华吧
→
答案
→
超星尔雅学习通未分类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的发病机制是()
A.蛋白质构象改变
B.DNA缺失突变
C.DNA点突变
D.蛋白质表达水平改变
正确答案:C
Tag:
动物生物化学
突变
蛋白质
时间:2022-06-19 21:30:03
上一篇:
疯牛病的发病机制()
下一篇:
由36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典型a螺旋,其螺旋长度是()
相关答案
1.
参与蛋白质折叠的蛋白质分子是()
2.
热激蛋白(热休克蛋白)的生理功能是()
3.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患者血红蛋白β基因链上CTC转变成CAC,这种突变是()
4.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主要取决于肽链中的结构是()
5.
不同蛋白质有不同的空间构象‖所指的含义是()
6.
参与新生多肽链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是()
7.
哺乳动物核糖体大亚基的沉降常数是()
8.
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常发生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是()
9.
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的基因突变原因是()
10.
蛋白质变性后的主要表现是()
热门答案
1.
分子伴侣可以协助蛋白质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下列分子中,属于分子伴侣的是()
2.
大多数成人血红蛋白中珠蛋白组分是()
3.
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4.
亮氨酸拉链属于蛋白质的哪个结构()
5.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位置属于蛋白质的()
6.
迄今为止,蛋白质不是生物催化剂领域唯一的物质()
7.
酶性RNA服从于米氏动力学规律()
8.
活性部位的基团都是必需基团;而且必需基团一定在活性部位上()
9.
Km大,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和力强;Km小,则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和力弱()
10.
V=K[S]用于代表整个反应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