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烂醉如泥”中的“泥”本义是什么?


成语“烂醉如泥”中的“泥”本义是什么?

A.虫子

B.骨头

A

唐·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那么,“醉如泥”一词中的“泥”究竟是指什么东西呢?对此,南宋人吴曾在其笔记《能改斋漫录·事实》“醉如泥”条下曾作过如下考辨:“按,稗官小说:‘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而明人张岱在其《夜航船》卷十七《四灵部·虫豸》“泥”条下亦曰:“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故诗人讥周泽曰‘一日不斋醉如泥’。”除此之外,南宋张邦基的《墨庄漫绿》和洪迈的《对雨编》、宋代佚名的《五色线》、明代陈继儒的《群碎录》、清代的《康熙字典》和吴景旭的《历代诗话》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载。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醉如泥”一语中所说的“泥”是一种生长在南海中的虫类,它身上无骨,在海中能自在悠游,一旦到了陆地上就“失水而醉”。由于人喝醉后的样子跟泥“失水而醉”后的样子很像,所以人们就用“醉如泥”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喝醉后的样子。后来,人们为了形容一个人醉的程度极深,又在“醉如泥”一词前添加一“烂”字,遂使其演变为成语“烂醉如泥”。


Tag:烂醉如泥 本义 成语 时间:2021-01-26 16: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