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政策》形考题库


电大《社会政策》形考题库

社会政策的实质是()。

保险会因为()原因,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在中国大陆社会政策发展过程中,1958年至1966年属于我国社会政策的()。

社会团结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为一项社会政策的实施设立具体的行动计划,这是()。

建国后的社会救助方针始终强调()为主,政府救济为辅助。

社会保险型医疗模式是主要通过立法形式强制规定雇主和雇员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形成保险基金用于雇员及其家属看病就医,患者在就医时需要自付一定的医疗费用。()采取这一医疗政策模式。

()是教育政策的核心问题,教育政策应该将其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根据我国加强保障性住房监管的政策规定,下列关于廉租住房说法正确的是()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社会福利服务已经基本形成了()的福利体系。

弗兰德·孔比斯(FriendCoombs)提出,教育政策需要研究()问题。

邓尼逊和温格逊将市场经济国家的住房政策分为()模式。

社会政策评估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下列关于社会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一般来说,失业保险的基金主要由()构成。

1990年和1994年,新加坡政府推出()。

下列是促进就业的政策有()。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福利服务体系包括()。

残补式福利政策

社会政策

社会保险

住房政策

各国医疗卫生政策的类型有哪些?

简答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根据政府在住房问题上承担的责任,市场经济国家的住房政策分为哪些模式?

从社会政策功能的角度,论述社会政策在满足人的需要中发挥的作用。

结合现实,论述中国教育政策改革存在的问题。

()最早建立社会政策学会。

《贝弗里奇报告》是()公布的。

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人们所需的标准。当达不到这些标准时,就存在()。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社会政策作为一个概念最早由()学者提出。

社会政策主要领域有()。

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是()。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

在专制王国时期,英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原则来对城市流浪者进行社会管制:

工业社会的社会政策主要是在()时期形成的。

1834年英国的济贫法体现了对穷人的()原则。

社会政策的福利手段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福利国家的思想基础包括()。

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根据资格条件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

构成专制王国时期英国社会主要的社会管制措施有()。

社会保险政策最早产生于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先后颁布了()。

()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是渐进决策的代表人物。

公众首先意识到和重视一个问题,形成一定的公众压力,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去影响政府,促使产生相应的政府议程。这是()。

利益集团影响社会政策方式有()。

社会政策制定要坚持哪些原则是()。

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包括()。

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的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模糊性语言作出具体的解释是()。

在实施社会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实施者根据一项社会政策项目的特点及相关的社会条件而编制社会政策行动的具体程序,这是()。

社会政策实施者在原政策内容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导致政策扩大化,这是()。

制定实施细则的主要方式包括()。

社会政策实施细则的一般内容包括()。

政策试点步骤包括()。

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偏离目标的表现主要有()。

社会政策项目实施负责人的素质要求包括()。

社会政策评估的突出特点是()。

下列那个属于社会政策目的评估()。

李普斯基认为,影响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社会政策评估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社会政策评估的实验法包括()。

社会政策评估的逻辑框架要素包括()。

社会政策调整的原则分为()。

社会政策调整的原因分为()。

中国社会政策调整的隐形程序包括()。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救助政策起源于英国的()。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额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率,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超过()就是绝对贫困。

2003年6月,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国务院出台了()。

社会救助的形式包括()。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的灾害救助措施的有()。

根据救助的目的、内容及其发生条件不同,救助项目通常有以下()类别。

社会保险是通过()原理来维护职工的基本生活权益的。

保险会因为()原因,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社会团结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社会保险的项目包括()。

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有()。

下列哪两个社会保险类别是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不需缴费()。

卫生政策主要是指由政府和()来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年,我国城市建立了公费医疗制度,这一制度直接未被彻底打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主体包括政府、个人和()。

我国的医疗卫生政策主要包括()。

通常来说,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以下属于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是()。

1958年9月,()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983年9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弗兰德·孔比斯(FriendCoombs)提出,教育政策需要研究()问题。

2005年开始,我国开始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免除()。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管理为主,以()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从()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是()通过。

通过家庭财产状态调查对符合条件的长期失业者给予现金支持或者物质帮助,以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制度安排是()。

下列是促进就业的政策有()。

下列是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政策有()。

下列是就业政策法规的有()。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正式宣布将实行住房商品化的政策,提出个人可以新建、购买、拥有住房。

1998年7月3日,()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住房公积金制度首先在()试点。

邓尼逊和温格逊将市场经济国家的住房政策分为()模式。

根据补贴方式的不同,住房补贴包括()形式。

下列是保障性住房的包括()。

狭义社会福利服务是针对()的专业服务和生活照料。

建国后的社会救助方针始终强调()为主,政府救济为辅助。

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社会福利服务已经基本形成了()的福利体系。

作为福利手段,福利概念的三个条件是()。

混合福利手段包括()。

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服务体系包括()。

第三条道路的核心价值观是()。

发展型社会政策由()提出。

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

福利国家的福利改革表现在()。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包括()。

题目1 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指导人们行动的各种()。

题目2 ()年,德国学者成立了“德国社会政策学会”。

题目3 ()是社会政策早期形态,起源于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济贫法》。

题目4 ()原则是整个封建传统社会、专制王国、乃至转型期社会的社会管理的核心原则。

题目5 1884年,在英国伦敦,卫伯夫妇发起成立了()。

题目6 作为一个概念,社会政策最早是由()学者提出的。

题目7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规定地方教区可以通过征收税收、接受捐赠、罚款等方式,对穷人实行救济。

题目8 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潮。

题目9 在经历了大萧条后,1935年,美国实施了()。

题目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奠定了英国20世纪40年代主要的社会福利模式。

题目11 1948年,福利国家首先在()宣布建立。

题目12 下列关于公共政策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13 1563年,英国颁布了《职工法》,它由()构成。

题目14 1880年代,德国政府颁行了(),标志着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题目15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了()原则,奠定了后来社会救助的基本模式。

题目16 艾斯平—安德森根据劳动力去商品化的程度,将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体制划分为()。

形考任务三(占形考总分的20%)

请同学们浏览学习本网络课程的“热点话题”栏目,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完成500—800字的小文。

热点话题5:养老金并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始建于1955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大体相同的退休制度,即退休干部、职工的退休费由单位负责,而未实行社会统筹互济制度;单位和职工个人都不缴费;退休费标准按退休前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确定。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以城市为中心、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随着国有企业改变统收统支体制,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配套改革了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和保险福利制度。在退休保障方面,将原来的企业保障改为统筹互济的社会保险制度,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构成统筹基金,职工退休后从基金中支付基本养老金,均衡了企业之间的退休费用负担;退休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长短和多少计算,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最终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沿用原有退休制度。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统筹互济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均衡了企业之间的退休费用负担,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后来,这一制度又扩大到各类所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到2014年底,已覆盖城镇3.38亿职工和退休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由于不像企业那样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前沿,改革的重点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而养老保障改革的进程相对滞缓,总体仍维持单位退休制度。这是形成“双轨制”的历史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矛盾:退休费用由财政或单位承担,单位之间负担畸轻畸重,一些地区和单位,特别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退休费不堪重负,甚至无法保证及时足额支付;退休费是按“最终工资”的一定比例分档计算的,难以充分体现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也有两个突出问题:由于制度模式不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相互转移接续困难,制约了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费(养老金)待遇确定和调整难以统筹协调,同类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拉大,产生不平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和行业对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先后有28个省区市开展了局部试点,全国约2100万人参加。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部分科研院所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启动“事业转企业”改革。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5个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总的来看,这些局部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全面实施改革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没有改革的整体设计,政策的统一性、规范性不足,并未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退休制度。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法和“十二五”规划也作了相应规定,社会各方面共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方案明确表示,中国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而单位需缴纳员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此《决定》一出,意味着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从吃财政饭,转变为缴养老金,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养老。


Tag:社会政策 时间:2024-11-03 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