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金融学》形考题库2


电大《金融学》形考题库2

美国的证券市场不包括( )。

主板

纳斯达克市场

创业板市场

OTCBB

我国的资本市场层次不包括( )。

主板市场

沪港通市场

创业板市场

四板市场

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 )。

中长期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基金市场

有价证券市场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本市场功能的是( )。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并购与重组

资源有效配置的场所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 )。

交易工具的期限长

筹资的目的是满足周转性资金需要

筹资和交易的规模大

筹资的目的是满足投资性资金需要

证券发行方式不包括()。

直接发行

间接发行

公募发行

溢价发行

证券发行市场的参与主体不包括( )。

证监会

证券发行人

证券投资者

证券中介机构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 )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融通交易活动的场所,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1年

2年

3年

5年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 )。

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

保险市场

有价证券市场

货币发行

资金清算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 )。

货币资本流动

实物资本流动

人力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我国的资本市场层次包括( )。

主板市场

中小企业板

创业板市场

股份转让报价系统与“新三板”市场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有价证券市场包括( )。

集邮市场

中长期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基金市场

钱币市场

证券发行方式有( )。

私募发行

公募发行

直接发行

间接发行

政府发行

证券发行市场的参与主体有( )。

证监会

证券交易所

证券发行人

证券投资者

证券中介机构

证券交易成本包括( )。

买入成本

卖出成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资金成本

证券交易程序包括( )。

发行股票和债券

开设股东账户及资金账户

委托买卖

竞价成交

清算、交割与过户

证券流通市场的中介人有( )。

证券交易所

律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证券经纪人

证券商

证券流通市场上的组织方式有( )。

证券交易所交易

柜台交易

电子系统交易

人工结算交易

无形市场交易

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包括( )。

宏观经济运行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

产业生命周期

公司状况

国际局势

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有( )。

技术指标法

切线法

形态法

K线法

波浪法

资本市场的功能有( )。

筹资与投资平台

资源有效配置的场所

促进并购与重组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扩大政府财政收入

资本市场的特点有( )。

交易工具的期限长

交易工具的期限灵活

筹资目的是满足投资性资金需要

筹资目的是满足投机性资金需要

筹资和交易的规模大

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和收益状况不同,但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业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就不会有较大的差异。

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

汇率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基本上不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慢的影响。

我国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板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充,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有效市场假说表明,证券价格由信息所决定,已经包含在当前价格里的信息对于预测未来价格毫无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市场假说肯定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分析的作用。

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场内交易在交易规模和品种上占有主导地位。

在证券发行市场中,证券发行人和证券投资者共同构成市场的参与主体。

证券发行方式有私募发行、公募发行、直接发行、间接发行。

证券发行市场是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

证券流通市场上的组织方式主要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种。

证券商是在证券交易所充当交易中介而收取佣金的商人。

证券商与证券经纪人的差别在于证券商自营证券,自负盈亏,风险较大。

证券上市也称为证券发行。

证券中介机构主要是指作为证券发行人与投资人交易媒介的证券承销人,它通常是负担承销义务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其他机构则不能作为证券中介机构。

资本市场的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场所。

资本市场的特点之一是交易收益可以确定。

资本市场是筹资与投资平台。

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并购与重组。

(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转移与管理风险

信用创造

支付中介

信用中介

( )是指不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又称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创新的表外业务

负债业务

传统的中间业务

( )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转账支付及满足客户贷款需求的能力。

盈利性

风险性

流动性

安全性

( )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契约规定还本息而使债权人受损的风险。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

( )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其具有经营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能够有效运用资金并分散风险等优点。

总分行制

连锁银行制

控股公司制

单一银行制

1694年,英国建立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是( ),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渣打银行

英格兰银行

丽如银行

汇丰银行

不计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业务是( )。

贴现业务

贷款承诺

存款业务

持有国债

商业银行的( )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产来源的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负债业务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本按其来源可分两类,其中( )是银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有资金。

长期次级债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呆账准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 )是指揭示与认清风险,分析风险的起因与可能的后果,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

风险控制

风险计算

风险识别

风险衡量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 )等。

贷款承诺

回购协议

票据发行便利

期权

担保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 )等形式。

其他负债业务

票据贴现

存款业务

贷款

借款业务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 )等类型。

单一银行制

代理行制

总分行制

控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遵循( )兼顾的原则。

盈利性

安全性

流动性

公众性

服务性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资产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是( )。

持续收入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

真实票据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商业银行具有( )等功能。

信用创造

降低交易成本

充当信用中介

充当支付中介

转移与管理风险

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其选择的标准是( )。

风险较低

流动性较强

风险较高

流动性较弱

信用较高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有( )。

在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下发展业务

业务创新

业务经营柜台化

业务经营互联网化

业务经营电子化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有( )。

在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下发展业务

业务经营电子化

业务经营柜台化

业务创新

业务经营互联网化

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是( )。

承诺业务

贷款业务

代理业务

结算业务

信托业务

现金资产主要包括( )等,是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最重要的资产。

同业存款

库存现金

贷款

票据贴现

存放中央银行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一般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类。 ( )

控股公司制是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 )

商业银行的产生可概括为:由货币兑换业、货币保管业到货币经营业,进而形成商业银行。( )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属于资产业务范畴。(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衡量和风险控制两方面内容。(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

商业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和较强的风险传染性。( )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最重要的资产。( )

一般而言,流动性强的资产盈利性高,而高盈利性往往伴随高风险性。( )

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 )职能。

国际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

人们手中持有的现金代表持有人对中央银行的( )。

债务

债权

股份

负债

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

准中央银行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

复合中央银行制

单一中央银行制

下列( )不是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

提供经济信息服务

集中存款准备金

充当最后贷款人

监管全国金融业

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职能所履行的是( )。

代理政府管理黄金和外汇储备

代理国库办理各项业务

充当最后贷款人

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

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是( )。

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政府债券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流通中的货币

一国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是( )。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 )始终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既是用于国际支付的重要储备,也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资产业务。

贴现与放款

特别提款权

黄金和外汇

美元

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是( )。

准中央银行制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中央银行制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金融机构是( )。

中央银行

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集中体现在( )的关系上。

中央银行与政府

中央银行与财政部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

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 )。

扩大经营

增加盈利

回笼货币

筹集资金

中央银行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最根本标志是( )。

执行货币政策

独享货币发行垄断权

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

保存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将( )。

增加货币供给

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

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奉行四项原则,下列( )不是四项原则的内容。

主动性

流动性

风险性

非营利性

下列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有( )。

货币发行

金融机构存款

再贴现

政府存款

再贷款

以下关于中央银行的论述正确的有( )。

至19世纪中期,各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

成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被世界公认为第一家中央银行

各国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均相同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一国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 )。

国外资产

对非金融企业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对政府债权

对存款机构债权

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发行的管理,在技术上主要通过( )来实现。

发行库的货币回笼

货币发行基金

业务库的管理

各分库、中心支库发行基金管理

给政府公务员发放工资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使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

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的缺陷的需要

提高票据交换和清算效率的需要

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解决政府筹资问题的需要

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国外资产业务

政府债券

再贴现和再贷款

金融机构存款

对金融机构债权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特定社会经济目标有 ( )。

防止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

增加社会福利

促进经济发展

保障充分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分为( )。

法定业务权力

法定监管部门

法定业务范围

法定组织机构

法定业务限制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是( )。

非盈利性

流动性

公开性

主动性

审慎性

中央银行职能可以概括为( )。

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监管的银行

国际的银行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体现在( )。

集中存款准备金

代理国库

充当最后贷款人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业务

监督管理金融业

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主观上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

业务活动以政府利益为出发点

独享货币发行的特权

2003年以后监管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 )

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的体现。( )

独享货币发行垄断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最初标志。 ( )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与邦联制的国家体制相适应,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独立性。 ( )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影响遍及全球,其类型与组织形式也属于跨国中央银行制。( )

在组织结构上逐步实行国有化、明确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任务、法律为宏观调控提供保障是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健全的标志。( )

中央银行的产生有两条渠道:一是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由政府赋予一定的特权而发展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不针对普通公众办理,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 )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其职能的发挥要求它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因而,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利益总是冲突的。( )

中央银行虽然也称银行,却是特殊的银行,其特殊性体现为目标与职能的特殊。 ( )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原则中的非盈利性注定了中央银行在其业务活动中不能获得利润。如果中央银行在其业务活动中获得了盈利,则违反其非盈利性业务活动原则。 ( )

中央银行由于独占货币发行权,因此,只要控制了货币发行,也就控制了货币供给。 ( )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对政府的要求应当有求必应,在政府财政困难时,应当及时出手,确保政府赤字及时得到弥补,不至于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 )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亦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权利和行政手段,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 )

资本业务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

( )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投资成本升高

强制储蓄

经济衰退

失业增加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 ),货币需求量( )。

下降,增加

上升,增加

下降,减少

上升,减少

从货币需求方面看,利率越高( )。

持币的效用越大

持币的收益越大

持币的机会成本越小

持币的机会成本越大

当发生“流动性陷阱”极端情况时,利率水平低到不能再低,就会出现( )的现象。

预防性货币需求无限大

投机性货币需求无限大

货币总需求反而减少

交易性货币需求无限大

对金融机构债权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但主渠道是随着金融改革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目前的主渠道是( )。

再贴现

购买黄金

购买国债

再贷款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

未来的收入

过去的收入

持久性收入

当期收入

个人储蓄存款属于我国现阶段所公布的货币层次中的( )。

M3

M2

M1

M0

基础货币主要由( )构成。

流通中现金和原始存款

流通中现金和存款准备金

存款货币和存款准备金

流通中现金和企业单位库存现金

通货-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 )。

政府的行为

货币当局的行为

商业银行的行为

公众的行为

下列货币需求模型中,交易方程式是指( )。

P=KR/M

Md=kPY

MV=PT

Md=L1(y)+L2(i)

在高通胀的经济环境中,下列表述最正确的是( )。

已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债务人受益

对有固定收入的群体有利

高通胀将导致本国货币名义汇率对外大幅度升值

持有银行存款的债权人受益

在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s=mB中,m代表( )。

基础货币

派生存款

货币供给量

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的下列哪项业务不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

在外汇市场购入外汇

用外汇储备购买国外资产

向商业银行再贴现

购买国债

准备-存款比率不受( )的影响。

准备金利率

超额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总存款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被称为( )。

准备-存款比率

货币乘数

通货-存款比率

存款乘数

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需求的有( )。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剑桥方程式

交易方程式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他国(或地区)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主要构成项目是( )。

经常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净误差与遗漏

储备资产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 )。

经济发展状况

货币性因素

经济结构影响

外汇投机与国际资本流动

经济周期影响

货币供给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

货币供给的主体是央行和商业银行

央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企业和家庭的经济活动能够改变基础货币的大小

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没有影响

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

经济活动中能影响通货-存款比率与准备-存款比率的经济主体行为有( )。

居民的经济行为

企业的经济行为

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

国外部门的经济行为

政府的经济行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归纳为( )。

交易动机

消费动机

预防动机

财富动机

投机动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减函数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汇率

利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提现率(现金漏损率)

超额准备金率

通货紧缩的“两个下降”和“一个伴随”是指( )。

汇率下降

物价持续下降

信贷和货币供给量下降

伴随着经济衰退

伴随着“流动性陷阱”

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是( )。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投资收益下降

社会生产萎缩

信用关系断裂

银行不良贷款上升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有( )。

强制储蓄信用

收入分配效应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经济衰退效应

恶性通胀下的危机效应

下列关于货币供应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

货币供应量由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决定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供应量越大

提现率越高,货币供应量越小

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供应量越小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下列经济活动中提高货币乘数的选项是( )。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

商业银行减少库存现金的持有规模

家庭增加资产结构中现金的比例

企业增加支票支付的比例

下列属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有( )。

央行购买办公楼

央行购买外汇、黄金

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

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下列有关货币均衡描述正确的是( )。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程状态

是一种在经常发生的货币失衡中暂时达到的均衡状态

在任意时点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反映

指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完全相等

现阶段决定和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1:8经验式

收入

财富

金融资产收益率

机会成本

一般地,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 )。

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放的超额准备金

政府部分持有的在央行的存款

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企业和家庭持有的现金

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放的法定准备金

一般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

消费价格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是( )。

中央银行市场干预和调控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的合理性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世界经济基本稳定

持有合理的外汇储备资产组合对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意义,也是国际储备规模管理的主要内容。 ( )

存款扩张倍数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和超额准备金率之间呈正方向变动的关系。 ( )

存款扩张倍数或存款乘数,实际上就是货币乘数。 ( )

对货币需求者来说,重要的是货币具有的购买力高低而非货币数量的多寡,因而比较关心实际货币需求。 ( )

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

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

黄金虽然已经退出了货币历史舞台,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仍然是最重要的和占据主要份额的资产。( )

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存款乘数的乘积。 ( )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共同决定。 ( )

货币需求量的决定与变化主要受收入、财富等规模变量的影响。 ( )

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同属古典学派货币需求理论或货币数量论。 (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是度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同指标。 ( )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来源于流动性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倾向,而偏好流动性则是出于交易动机和投机动机。 ( )

强制储蓄和资产结构调整都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 )

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的贷款,通过转账支付又会创造出新的存款。 ( )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是指对现金的需求。 ( )

央行发行央行票据、购买外汇和购买国债都会增加基础货币总量。( )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名义利率的下跌一般赶不上物价下跌的速度,实际利率反而有所提高。 ( )

治理通货紧缩通常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中央银行若买入外汇和黄金,就是向经济中投放基础货币。 ( )

保持()稳定是保证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

利率

国际收支

汇率

币值

根据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立足点是()。

稳定货币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

控制利率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包含三个环节,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

中央银行至金融机构

企业、居民至国民经济各变量

银行金融机构至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至企业、居民

货币政策可选择的操作指标主要包括()。

准备金和利率

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和利率

超额准备金和再贴现率

属于间接信用控制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是()。

规定利率限额

采用信用配额

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道义劝告

下列变量中不可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是()。

利率

基础货币

汇率

货币供应量

下列可能影响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因素是()。

认识到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决定采取具体措施调控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或扰动

对宏观经济进行深入分析

下列利率中不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是( )。

再贴现率

专项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价值取决于( )。

货币需求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货币供求在数量上的均衡

货币供求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货币供给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供求均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列不属于其局限性的是()。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

是中央银行利率

能避免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调节作用有限

在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中,托宾提出著名的Q理论,归属于()。

信贷传导论

汇率传导论

金融价格传导论

货币传导论

在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中,()往往成为各国货币政策追求的首要目标。

稳定物价

稳定汇率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相互之间关系一致的是( )。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效果较强烈的工具是()。

再贴现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在其与商业银行的往来中,对商业银行的季度贷款额度附加规定,否则中央银行便削减甚至停止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这种政策手段称为()。

信用控制

道义劝告

再贴现

窗口指导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包括()。

货币供应量

信用总量

商业银行贷款总量

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的优越性有()。

主动性强

灵活性强

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影响范围广

告示效应强

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的()。

传导机制

中介指标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操作指标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

金融稳定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币值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的是()。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通常需要满足条件是()。

商业银行要全力以赴高度配合

中央银行要有高度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要有精确预测通货膨胀率的能力

要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

民众要有适度的经济预期

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不动产信用控制

消费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预缴进口保证金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主要包括( )。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

调节作用有限

是中央银行利率

可能加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缺乏中立性和公平性

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 )。

采用信用配额

不动产信用控制

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规定利率限额

直接干预

超额准备金由于不受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而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消除失业,或将失业率降到极低的水平。

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称之为行动时滞。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因为它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这两个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自然律假说反对这种观点,提出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并不矛盾。

货币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操作以后,传导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价格和信贷渠道完成。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处于中介指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因而距离最终目标更近。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优点是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较强,但抗干扰性较差。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利率是零或负值为基本特征。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实质上是将经济增长作为基本立足点。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给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要强于操作指标,而相关性则弱于操作指标。

再贴现政策是三大法宝中唯一一个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手中的工具。

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主动性和灵活性强,调控效果最为和缓的是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只是等额地回笼基础货币,而非等额地回收货币供给量。

( )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

《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图》

《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是( )。

依法监管原则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原则

严格执法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

对证券市场监管的主要任务是( )。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合法权益

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内幕交易和防止操纵市场是对( )监管的主要内容。

租赁、信托业

证券业

银行夜

保险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金融监管的主体是( )。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金融监管理论体系中不包括( )。

自然理论

基础理论

相关理论

应用理论

金融监管中的依法监管原则是指( )。

严格执法不干涉内部管理

金融调控必须依法操作

金融运行必须依法管理

金融机构必须依法经营

金融监管中由政府负担的成本是()。

直接资源成本

间接效率损失

奉行成本

行政成本

金融危机以后,各国对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重构,主要特色是( )。

凸显中央银行在监管中的地位,强调宏观审慎监管

建立了更多的金融监管机构协同监管

加强多种监管机构的协调配合,强调微观审慎监管

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同时,强调对原生金融工具的监管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建立标志着欧元区统一监管格局的形成,在欧盟内部以欧央行为监管机构,实行银行业的()监管。

混业

分业

多头

单一

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 )。

交叉监管

集中监管

混合监管

分业监管

下列( )不属于“四结合”的金融监管方法。

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

国际监管与国内督查

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

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

一国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 )。

专业性法规

行业内法律

行业性法律

国际性法律

由被监管者的道德风险引起的损失或成本称之为( )。

直接资源损失

奉行成本

行政成本

间接效率损失

在金融监管模式中,美国是( )模式的典型代表。

双峰式监管

牵头监管

分权型多头监管

高度集中的单一监管

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可把金融监管体制分为()。

单一监管体制

多元监管体制

集中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

混合监管体制

对证券也的监管主要包括( )。

对证券发行的监管

对证券机构的监管

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对证券流通的监管

各国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重点包括( )。

国际业务监管

市场准入监管

日常经营监管

市场退出监管

注册资本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虽有区别,但有的监管工具相同。这些相同的监管工具是()。

资本监管

审慎信贷标准

流动性风险指标

贷款损失监管

其他风险管理要求

金融监管的构成体系包括( )。

金融监管的指标体系

金融监管的理论体系

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

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

金融监管的内容体系

金融监管的间接效率损失发生的途径有( )。

被监管者的道德风险

妨碍金融创新,导致动态低效率

削弱竞争,导致静态低效率

监管过度,导致金融服务效率降低

依法关闭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是()。

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

金融监管的原则主要是( )。

不干涉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原则

依法监管与严格执法原则

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督原则

“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实行双层多头金融监管体制的国家是( )。

英国

美国

德国

加拿大

巴西

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监管机构包括(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1994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将其证券、保险、银行监管职责分别转交给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已不再负有金融监管职责,成为专门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

各国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日常运营的监管。

金融监管不是单纯检查监督、处罚或纯技术的调查、评价,而是监管当局在法定权限下的具体执法行为和管理行为。

金融监管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的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不在其列。

金融监管中由政府负担的成本是奉行成本。

金融体系的负效应表现在金融体系的风险和内在不稳定性等方面。

美国和英国都是实行多元化监管体制的代表,其金融监管是由多个监管机构承担的。

内部知情人利用地位、职务或业务等便利,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或泄露该信息的行为,是典型的证券欺诈。

抓住关键问题或重要环节进行特别监管,称为全面监管。

资本充足性监管是市场准入监管的主要内容。

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呈( )。

正比

反比

不可比

不确定关系

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

有利无弊

利大于弊

利小于弊

利弊均衡

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

内生性

外生性

可控性

可测性

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 )状态。

无序

频繁变动

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

经济发展对金融起( )作用。

一定的

推动

不确定

决定性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成( )。

正比

无法预知

波动变化

反比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属于( )创新。

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工具创新

国际货币制度的创新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

下面选择中不是导致金融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的是( )。

制度因素

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的影响

技术进步

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属于( )创新。

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业务创新

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是指( )。

金融中介比率

金融构成比率

分层比率

金融相关率

当代金融业务创新的体现是( )。

新技术在金融业中广泛应用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

金融组织机构创新

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 )途径来实现的。

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绕过法律

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

增强金融作用力

金融创新主要通过( )方面从总体上提高了金融作用力。

提高了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配置效率

社会投融资的满足度和便利度上升

金融业产值的迅速增长

增强了货币作用效率

政府允许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有( )。

金融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金融促进社会储蓄,并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

金融活动节约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交易的发展

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

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促进全球金融业提高效率

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加深了金融虚拟化程度

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主要有( )。

增大金融风险

促进全球金融业提高效率

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加快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金融机构全球化

金融业务全球化

金融市场全球化

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

金融制度全球化

我国学者对金融功能表述多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展开,若考虑到金融各个要素及其组合后所提供的功能,金融功能可概括为( )。

投融资功能

服务功能

资源转移

风险管理

股份分割

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有( )。

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

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

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

影响金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制度因素

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

技术进步

开放程度

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功能

当代金融创新革新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剧了金融业竞争,形成了放松管制的强大压力,但并未改变金融总量和结构。

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观、微观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

国际货币制度创新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趋势,它与国际金融监管创新同属于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也正逐步转变为金融经济。

金融在整体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为,它可以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成正比,与货币作用力成反比。

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推进了经济、金融相互融合,使金融高度发达,减少了金融的脆弱性。

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负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一般地,金融结构越趋于简单化,金融功能就越强,金融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Tag:金融学 时间:2024-11-02 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