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本来是方便跟家长联络的,但是很多学生用手机上网,交友,甚至上课时发短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本来是方便跟家长联络的,但是很多学生用手机上网,交友,甚至上课时发短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正确答案:
(1)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手机走进中小学课堂有其客观性,同时也是有利有弊的。
(2)手机的利还是很多的,比如方便跟家长联络,象学生干部有许多的事要去处理,有时候联系不上,有了它,便节约了时间。但我认为大部分中小学生到目前为止,对手机的需求都不怎么太必要,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如果学生忘记关闭手机的声音,那么,上课时手机的响声对宁静的教室而言就不啻刺耳的“杂音”,必然会打破教室的宁静,影响全班同学听课的情绪,打断教师讲课的节奏,引发不必要的骚动,直接影响课堂纪律。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手机里通常储存着一些游戏供人们娱乐,如果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便会常常惦记着玩游戏,这样,就会分散其注意力,直接影响学习。而有时候,当学生接到外界的电话或信息时,因受教师及课堂纪律的约束,不能及时接听电话或查看信息,必然胡思乱想,心情烦躁,当然就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或学习。这样,听课的效果无疑又大打折扣,当节课所学的知识肯定掌握得不理想。而利用手机互发信息聊天更是部分学生的拿手好戏,若其沉溺其中,又怎会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学习呢?三易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部分学生拥有手机,很容易成为其炫耀的本钱。这对于一些虚荣心强的学生来说,比阔气、赶时髦的不良思想极易产生,个别学生甚至可能会为拥有一部手机而动起坏念头。没有手机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一切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四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时下,购买一部手机约需一二千元人民币。如果再算上月租及通话等费用,一年下来恐怕不少于几百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就无形中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有些学生虽说用的是自己的“利市”钱,但最终恐怕还是“羊毛出在羊(家长)身上”。至于部分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家长主动购买手机给孩子使用的做法更是不可取。毕竟它的负面影响太大。五易埋下违纪隐患。目前,社会上那些违法犯罪团伙通常利用先进的通讯工具联络作案。学校中的一些后进生,本身已感到前途渺茫,如果又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以及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极易为犯罪团伙引诱利用。一旦如此,手机就会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再者,学生腰佩手机招摇过市,也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目标。至于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就更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3)鉴于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弊端甚多,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仍属于消费者的情况,建议除大力宣传,提高广大师生与家长的思想认识之外,学校还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乃至“封杀”中小学生的手机,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