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精华吧
→
答案
→
综合知识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A、目标的错误认识
B、手段的错误认识
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D、行为误差
正确答案:A
Tag:
法硕法学研究生
因果关系
误差
时间:2024-08-07 11:33:28
上一篇:
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下一篇:
郝某为泄私愤报复单位领导,将本单位仓库浇上汽油点燃后,逃离现场。适逢消防队路过,将火扑灭。郝某的行为属于()。
相关答案
1.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2.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
甲于1984年3月5日(农历二月初三)出生,到下列哪一个时间才算已满14岁?()
4.
铁路搬岔工不按时搬道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5.
下列刑法基本原则中,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是()。
6.
下列行为,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7.
刑讯逼供罪只能由()构成。
8.
犯罪分子将自己盗窃的数额较大的财物予以销售的()。
9.
以营利为目的是犯罪的必备要件的有()。
10.
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限于()。
热门答案
1.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拒不执行人民法院()。
2.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下列之日开始计算()。
3.
甲贪污公款3万元,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即向原居住地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随后甲被公安机关逮捕。甲属于()。
4.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5.
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累犯的构成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6.
我国刑法规定,累犯的处罚原则是()。
7.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8.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9.
朱某伺机报复冯某。一天,朱某见冯某10岁的儿子在地里干活,便叫自己12岁的儿子替父报仇,朱某儿子受怂恿挥锹砍断冯某儿子的大动脉血管致其流血过多而亡。对本案()。
10.
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