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简述我国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正确答案:唐代是中国陶瓷的高度发展时期,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北方以邢窑白瓷代表,形成“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1)南方青瓷生产格局

①南方青瓷的技术积累

从秦汉以来,南方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有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南方烧造青瓷的窑场迅速增多,烧造规模扩大,种类日趋繁复,品质逐渐精益。

②青瓷工艺特征

越窑烧造的瓷器不仅胎薄质细,而且釉层均匀温润,有如冰如玉之感。越窑的产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釉色光洁晶莹。器物的种类也更为丰富,出现了许多以前所没有的或极少见的器形,还改变了越窑瓷器过去以素面无纹饰为主的特点。将唐代青瓷制造推向了高峰。

③唐代青瓷格局

唐代青瓷的主要产地是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代表唐代青瓷最高水平的是越窑。尤其是中晚唐后,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越窑瓷器的生产也进入极盛期。南方的青瓷不仅满足皇室宗亲之需,更日益占据着广大下层民众的生活空间。南方以青瓷为主的瓷业生产格局,一直延续到后世。宋元明清时期南方的青瓷与青白瓷(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不断游离于朝代兴衰道路之外,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2)北方白瓷生产

①北方白瓷技术的发明

魏晋时期,北方的制瓷工艺已经落后于南方,北方地区成功烧制出白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大事,为陶瓷美术的发展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经过隋朝的技术积累,唐朝的白瓷进入发展期,达到了和南方青瓷相抗衡的地步。

②白瓷工艺特征

邢窑以素面白瓷驰名,釉白而微闪黄或淡青。胎质厚而细腻,瓷质坚硬。器内满釉,外釉往往不足,器表往往光素大方,不施纹饰。瓶多广口短颈,壶为短嘴,此外也有白瓷烛台、葵形盒等。器底多如璧形的宽环,被称为“玉璧底”。

③唐代白瓷格局

北方白瓷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唐代时北方邢窑白瓷在当时成为风靡一时的“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而且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还陆续出现了烧制白瓷的瓷窑。因此,白瓷的生产在北方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标志着我国瓷器进人了青瓷、白瓷并肩齐名的新阶段。白瓷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

中晚唐时期,青、白瓷烧造进一步成熟,黑、黄、花瓷及绞胎瓷器成功烧造,以唐长沙窑为代表的彩瓷、唐代青花器的出现,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比较简单的抗衡,从唐末五代开始,中国瓷器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总之,唐代形成的“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既是历史时期瓷业发展地域性特征的表现,又是瓷业发展成熟化、规模化的需要。


Tag:中国文化知识竞赛 青瓷 瓷器 时间:2024-07-19 17: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