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风险因素辨识情况,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精华吧
→
答案
→
知识竞赛未分类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风险因素辨识情况,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Tag:
风险
定量
生产经营
时间:2024-06-02 10:34:40
上一篇: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年至少组织检查1次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下一篇:
生产经营单位工人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相关答案
1.
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危险作业前,必须对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未进行风险因素辨识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的,不得作业。
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开展1次风险管控评审,保障管控措施持续有效。
3.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安全生产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
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不需要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等方面的意见。
5.
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三种等级。
6.
生产经营单位从事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动火等特殊作业活动时,需要将其设置为重点排查风险点。
7.
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8.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不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9.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10.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热门答案
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两个层级。
2.
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松从低原则。
3.
依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4.
依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5.
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
6.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等方法。
7.
复杂的工艺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8.
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9.
依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10.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重点突出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