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绥:绥:应是rui字,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绥:绥:应是rui字,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正确答案: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Tag:寓情于景 诗人 品格 时间:2024-05-20 21:10:31

相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