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西方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谈谈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必要性
(3)公共关系与生活方式变革。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地区开始从贫困向小康过渡。目前,国际上有一个测试一个国家国民的富裕程度的通用标准,即恩格尔指数。所谓恩格尔指数,就是一个家庭的食品开支在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一般而言,恩格尔指数超过60%属于贫困地域,恩格尔指数在40~60%属于小康状态,恩格尔指数低于40%则进入了富裕的行列。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恩格尔指数不到20%,所以相当富裕。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进入小康状态。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已达到45.6%,城市则达到了36.7%,北京甚至达到了33%,我国已经跨入了小康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面对众多非生活必需品,就有了较大选择自由。特别是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和旅游、文艺演出等精神消费,这些都不属于生活必需品。示范展示,引导消费就成了企业公共关系部门争取顾客,创造市场的重要内容。
(4)公共关系与对外开放。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企业没有对外贸易权,进出口贸易统统由外贸部独家代理,因此也没有开展国际公共关系的必要。现在,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许多企业有了外贸经营权。所以,通过国际公共关系在外国树立中国企业、中国产品的形象就成为中国企业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不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地位很低,除了质量原因,也与我们对外公共关系工作不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