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举例说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正确答案:[1]“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物皆着我之色”,作者浓烈深厚的情感外射于物,物我为一,这样的诗情感直露,倾向鲜明。即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在所创造的诗境中,作者移情入景,景物非完全客观的景物所呈现,而是带有作者的浓厚色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具体明确和强烈。“以我观物”这个我是一个现实的有意志的人,王国维曾把它称作“欲之我”。这个“我”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他本身的意志,往往以一种情绪,一种具有鲜明倾向与色彩的心境投射到自然物中,但自然物本身的自在性同那个“欲之我”是相对立的。在这当中,主体的思欲与意志使其对自然的审美本身可能也是反自然的,但自然的怡然和宁静又会吸引主体暂时与“欲之我”分离,正如叔本华在论及西方诗时所说:“欲望(以个人利害为目的)和眼前环境的纯粹观照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由动之静时得之”的“有我之境”。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鱼初歇。都门怅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是诗人强烈的抒情,是主体的情感向外放射,由情生景,等待。物所著“我”的色彩是抒情第一人称的“我”,这种意境是由抒情者与强烈染上抒情者感情色彩的景物组成的艺术境界。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一首采用第一人称内心直白式所写的抒情诗。整首词可以说是一种意识的流动、内心的直白,当然,“物”皆着上“我”的色彩。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是休。月明人倚楼。
这首小词,上阙从诗人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怀人念远。下阙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典型的“有我之境”,“我”在景中,触景生情,本来应该是客观存在的景物因为“我”的“观”而带上愁的情绪。[2]“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艺术家在冷静地观察外物,感情比较含蓄,平静空灵。如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上一篇:怎样理解“实者逼肖,虚者自出”这句话的含义?
- 下一篇:怎样理解典型的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