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学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升本(河南师范大学)》题库及答案


联大学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升本(河南师范大学)》题库及答案

1、试论述阅读教学的策略。

正确答案:对话|教师|学生|平等对话|互动对话|人文熏陶|语言实践|多读|自主学习|开放课堂

2、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方面提出了哪几条实施建议?

正确答案: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素养|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3、试阐述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与原则。

正确答案: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成绩的使用|综合评价能力|全面性|过程性|个别差异性|多主体|定性|定量

4、下面是教师甲、乙、丙在执教杜甫的《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制定的各自的教学目标A、B、C。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谈谈下述哪种教学目标更合理?为什么?目标A:读、讲、背、默全诗。培养爱自然、爱美和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目标B:熟读理解全诗,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课本剧等手段反应独特的感悟。目标C:运用形声字的知识学会生字“鹂、鹭”,读准多音字“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懂得诗意并说说自己的感悟。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学习杜甫另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提高阅读古诗的能力。能体会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进热爱学习古诗的情感。

正确答案:目标C更合理。因为1.目标A显示了教师的关注点只停留于教材语文文字本身的知识和技能,至于学习过程怎样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发挥自主精神,情感目标该有哪些个性化的内容而不至于空泛等,都没有反映。2.目标B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对文本的研读轻描淡写,看不出语言发展的预期变化,更看不出学习过程的有效展开。3.目标C不仅明确提出了“学什么”,还关注“怎样学”,即指出了过程和方法目标。并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也比较明确。因此,它相对于前两种目标更为全面,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的要求。

5、试论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全面|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特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开放|语文课程

6、阅渎下面的教学案例。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案例突出体现了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哪些要求?2.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值得赞赏和借鉴的地方?《苦柚》教学实录片段(教师在执教《苦柚》的过程中,设计了请学生夸一夸小姑娘的环节,这时,却出现了下面一个意外的小插曲)――师:伯父被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打动了,掏出一百元钱给小姑娘,但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呢?生1:小姑娘头也不回地走了。师: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反应呢?生2:他们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师:大家设身处地地想想,周围的人会怎样称赞小姑娘呢?你也能夸一夸她吗?

生3;这个小姑娘真不错,是个好孩子。

生4:世上多些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啊!

生5:这个小女孩是我们的骄傲,学习的榜样!

师:讲得好,还有吗?

生6;她可真是一心为别人着想啊!


Tag: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时间:2024-01-20 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