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章节测试答案
A.
10、如图,以覆盖次数n,最小炮检距道数μ,炮点距道数ν为参数, α为自变量,计算n=4,μ=12,ν=3时的叠加振幅特性曲线。
当α=0,即δt=0时, P(α)=1,叠加能量最大。随着α增加, P(α)迅速减小。当P(α)≤ P1()时,叠加能量得不到足够的加强,所以将P1对应的横坐标α1作为通放带边界,也就是0≤ α ≤ α1为通放带,有效波叠加效果增强。
A.P1=1/n
B.P1=0.07
C.P1=0.77
D.P1=0.707
正确答案:P1=0.707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广义线性反演折射静校正的思路是寻找一个近地表模型,使得该模型产生的初至时间与实际拾取的初至时间最接近。这个模型寻优过程称为广义线性反演,因为初至时间T和近地表模型M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静校正的目的是消除地震记录中与()有关的不同反射波时差的影响,使得反射界面与实际地层界面形态一致,提高地震成像的精度。
A.空间位置
B.近地表层厚度变化
C.近地表层速度变化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以上都是
3、静校正通常称为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所谓地表一致性指的是某一地震道的静校正量只与炮点和检波点的()有关。
A.炮检距
B.地震波的出射角
C.地震波的入射角
D.地表位置
正确答案:地表位置
4、如图,建立了一个有一个风化层的简单近地表模型。
求检波点静校正时差∆TB ,求解的思路是先消除风化层的影响,然后再校正到基准面上。消除风化层的影响,需要计算B到BW在风化层中地震波传播时间∆TBW, BW校正到BR且没有风化层影响,也就是BW到BR要充填为()。
A. 风化层速度
B.基岩速度
C.风化层和基岩速度的平均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基岩速度
5、如图,折射波传播路径为S-B-C-G,因此折射波传播时间为()。
6、假设以速度、厚度为参数的近地表模型为M=(m1,m2,……,ml)T,在地震剖面上实际拾取的初至时间为T=(t1,t2,……,tn)T。假设ti=Ai(m1,m2,……,ml),其中,Ai为根据射线追踪实现的非线性映射,i=1到n。如果根据ti=Ai(m1,m2,……,ml)计算模型Mk的初至时间Tk 与T之间的残差为:∆T=(∆t1,∆t2,……, ∆tn)T。Mk的修正量∆M记为 ∆M=(∆m1,∆m2,……, ∆mL)T则∆T与∆M为非线性关系,利用求导关系进行一阶近似,表示成∆T=B∙∆M,其中B中的元素bij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