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的悲剧内涵。


《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的悲剧内涵。

正确答案:《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主要建立于以下思想认识之上。一是刘备集团皇位继承上统绪的合法性。作品一再宣称刘备是“汉室宗亲”、“帝室胄裔”,并直接称其为“刘皇叔”,如此就为其正统地位寻找到了法理上的正当性。如54回,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孔明变色曰:“子敬好不通情理,直须待人开口!自我高皇帝斩蛇起义,开立基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当今皇帝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弟承兄业,有何不顺?汝主乃钱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依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土。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汝主姓孙反要强争……”。又如73回,当刘备对自封王号一事心存疑虑时,张飞劝说:“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室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以上观点分明是作者的意见,所以行文至84回是,毛本的回目便径直称为:“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二是领袖人物之人格与行为的合德性与合义性。徐庶老母言:“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与之相比,曹操则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其“胁天子以令诸侯”的“欺君妄上”行为,其贼杀皇后,鸩毒皇子的篡弑行为,都为人所不容。所以,以魏国为伪国并对其进行批判,是后世史学界的重要观念。三是成书时代特殊的民族感情及文化上的认同。在南宋,随着民族矛盾尖锐,正“夷夏之辩”成为普遍民族情绪。“蜀汉”政权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成了“汉民族”的代码,以即它是一种象征符号而被视为正统的,其中蕴藏着根深蒂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正是在这三点认识基础上,罗贯中对三国历史过程作了一种价值判断和文化阐释,其中贯穿着一种崇“道”抑“势”、重“德”轻“位”的政治理念和以“理”衡“史”和以“名”格“实”的历史观念,表现出极强的“拥刘反曹”倾向。它的悲剧结局,说明政治遵循的是责任伦理,而道德遵循的是信念伦理。前者只问结果,后者却关注的是过程原则。这正如庞统对刘备所说:“奈离乱之时,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所以刘备作者理想的化身,为了事业,他也不得不有权变之时,如许田围猎时对关羽的阻止、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掩饰、对曹操杀吕布的怂恿等。这一政治与伦理固有的紧张和对立,正是造成小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主要原因。


Tag:汉室 正统 皇帝 时间:2023-11-01 09: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