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精华吧
→
答案
→
其它知识竞赛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中介关系
正确答案:A
Tag:
关系
客体
主体
时间:2023-02-22 14:41:01
上一篇: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这两种尺度的统一。
下一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在当代中国,()就是要从这个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
相关答案
1.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
价值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3.
实践的()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
4.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5.
列宁所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句话表明:()
6.
真理的()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7.
真理的()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8.
任何真理都是()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9.
真理的()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10.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热门答案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只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坚持()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弄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3.
()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4.
如果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否认感性认识而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将会走向()。
5.
毛泽东所指出的:“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句话表明:()。
6.
在认识活动中(),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7.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离不开创造,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的错误之路。
8.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创造离不开反映,如果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沦为()。
9.
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所以,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
10.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