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民日报》在1961年上半年曾开辟“笔谈杂文”专栏。
精华吧
→
答案
→
慕课
→
未分类
《人民日报》在1961年上半年曾开辟“笔谈杂文”专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Tag: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人民日报
笔谈
时间:2022-02-15 16:39:45
上一篇:
沈从文对杨朔等人热及一时的抒情散文持保留态度。
下一篇:
秦牧最早致力于“诗化”散文的创作。
相关答案
1.
五十年代中期,大陆文坛曾出现过一个“复兴散文”的运动。
2.
中国大陆五十年代的散文,是在继承五四散文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燕山夜话》的作者是()
4.
中国大陆被称为“散文年”的是()
5.
使用“弗先”为笔名的杂文家是()
6.
曾彦修称赞“()应是新中国建立40年来首屈一指的杰出的杂文家”。
7.
巴人的杂文名篇()是为了配合昆曲《十五贯》在北京的上演而发表。
8.
与余光中相类似,台湾旅美作家白先勇也是一位“众体兼擅”的散文家。
9.
台湾学者郑明娳指出,当代台湾散文作为一种书写,长期被界定在“文学的”、“抒情的”、“小品的”、“美感的”、“个人的”等条条框框里。
10.
汪曾祺认为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
热门答案
1.
中国大陆前二十七年散文创作主要继承周作人和林语堂的散文传统。
2.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散文,在相对隔绝的情况下各自独立发展起来,但它们都同属于中国文学的延伸,同属发端于“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散文的延伸。
3.
“九十年代以来最具个性的散文作品之一”的《旁观者》的作者是()
4.
《干校六记》的作者是()
5.
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硬性散文是指()
6.
台港澳散文作品集《海天·岁月·人生》的编者是()
7.
1992年提出创造真正属于当今时代的“新文体”和“新形式”的散文家是()
8.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在20世纪40年代文坛独标一格,延续和发展了现代闲适派散文的艺术精神。
9.
经常集中地引用古典诗词、古代典故,并且运用排偶句式,赋予自己的语言以鲜明的风格,是王力的散文特色。
10.
抗战时期学者杂文家有着大致相同的人生经历:“诗人”——“学者”——“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