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者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精华吧
→
答案
→
慕课
→
未分类
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者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Tag:
诊断学
反射
肌肉
时间:2021-12-28 15:48:24
上一篇:
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年患者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则为病理反射。
下一篇:
Lasegue征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高起。正常人可抬高70°角以上,如抬不到30°,即出现由上面下的放射性疼痛,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腰骶神经根炎等。
相关答案
1.
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多系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致使反射弧遭受损害。深反射易受精神紧张的影响。如出现可疑性减弱或消失,应在转移其注意力之后重新测试,此外,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可发生超限抑制,使低级反射中枢受到影响,出现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骨关节病和肌营养不良症也可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2.
跟腱反射(achillesjerk):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朊取外旋外展位,医师用左手托病人足掌,使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如卧位不能测出时,可嘱病人跪于椅面上,足自然下垂,然后轻叩跟腱,反应同前。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3.
膝反射(kneejerk):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弛,自然悬垂。卧位时医师用左手在窝处托起两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若患者精神过于紧张,反射引不出时,可嘱病人两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反射中枢在腰髋2~4节。
4.
桡骨骨膜反射(radioperiostealrefex):医师以左手轻托腕部,并使病人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反射中枢在颈髓5~8节。
5.
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reflex):医师以左手托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在颈髓7~8节。
6.
肱二头肌反射(bicepsreflex):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出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7.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故称深部反射。
8.
趾反射(plantarreflex):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师以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正常表现为足跖向跖面屈曲(即Babinski征阴性),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9.
提睾反射(cremastericreflex):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此外还可见于老年人或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等。
10.
腹壁反射(abdomenalwallreflex):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出以使腹壁放松,然后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正常人在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双侧上、中、下三部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除以上病因外,肥胖者、老年人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热门答案
1.
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向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可见被检查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反射弧为刺激经三叉神经眼支传至脑桥,再传至面神经核工业支配眼轮匝肌作出反应。如刺激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2.
反射(reflex)是通过反弧的形成完成的,一个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等部分。反射弧中任何一部分有病变,都可使反射活动受到影响(减弱或消失)。
3.
复合感觉(synaesthesia):包括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感觉、体表图形觉、实体觉等,这些感觉是大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故也称皮质感觉。
4.
深感觉检查:是测试深部组织的感觉,如关节觉、位置觉、震动觉
5.
浅感觉检查:包括皮肤及粘膜的痛觉、温觉度及触觉
6.
跟-膝-胫试验:嘱被检查者仰卧,先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置于另侧膝部下端,并沿胫骨徐徐滑下。共济失调患者出现动作不稳或失误。
7.
指指试验:嘱被检查者伸直示指,曲肘,然后伸直前臂以示指触碰对面医师的示指,先睁眼作,后闭眼作,正常人可准确完成。若总是偏向一侧,则提示该侧小脑或迷路有损。
8.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必需有一定的肌群参加,如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及固定肌等。这些肌群的协调一致主要是靠小脑的功能。此外,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动作才得以协调和平衡。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协调动作即会出现障碍,称为共济失调
9.
不随意运动亦称不自主运动,是由随意肌不自主地收缩所发生的一些无目不暇接的的异常动作,如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手足搐搦等。
10.
触诊肌肉松软,被动运动时肌张力减低,可表现关节伸,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前角灰质及小脑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