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初进士科考的时务策,主要是围绕当时的社会政治、民生、吏治等方面问题发问。
精华吧
→
答案
→
知到智慧树
→
未分类
唐初进士科考的时务策,主要是围绕当时的社会政治、民生、吏治等方面问题发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Tag:
正说科举考试制度
吏治
时务
时间:2021-06-29 15:39:57
上一篇:
八股考试中的大题是用经书中完整的一句话、一节、数节、一章或者连章的内容来命题,意思完整、正大光明,()一般都是用大题。
下一篇:
清代知县聘请的“钱粮”、“刑名”师爷,年薪一般有()白银。
相关答案
1.
唐代进士科加试的“杂文”不是现代的杂文,而是各种应用性文体,主要有箴、铭、()。
2.
批阅朱卷八股文,关于()的批语一般会占较多的比重。
3.
()皇帝要求考官“所拔之文清真雅正、理法兼备”。
4.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5.
嘉庆九年甲子科广东乡试《论语》的题目为《请益曰无》,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这属于()。
6.
明经科的地位最初高于进士科,()时期,进士科的地位就超过了明经科。
7.
《别号舍文》中的“上雨旁风,架构绵络,藩篱其中,不戒于火,延烧一空。”指()。
8.
唐代传奇()记载了郑生进京赶考被平康里的青楼女子所迷的曲折遭遇。
9.
清代科举考试中没有出现三元及第的现象。
10.
清代殿试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依照读卷官的官位、资历决定其最赏识的试卷的名次。
热门答案
1.
明清时期的会试、殿试都是全国统一考试。
2.
(),最终都惊险地保住了状元。
3.
“捧领乡书谒九天,偶然趁得浙江船。世间固有偶然事,不意偶然又偶然。”这是()高中状元之后写的一首《偶然诗》。
4.
道光十六年殿试,()因为试卷中横着有“大行”并排在一起,本来要拟为第一卷进呈,结果有读卷官说怕触犯忌讳,直接被从进呈卷中拿出去了。
5.
面对母亲“尔父、尔兄皆赍志以殁,今所望惟汝矣!余与汝嫂恃十指犹不至饿死,汝奈何不往?”的责问,()无奈进京应试,不承想高中状元。
6.
北宋名臣()写了一首诗《李璋下第》,既指出了科举考试的偶然性,也劝勉考生相信科举考试能够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
7.
明代()皇帝看到进呈卷的名次说,“无情岂宜居第一?”,就把吴情改成了第三名。
8.
八股文在()年间逐渐成熟。
9.
明清时期魁龄大了就无法当上大官。
10.
明清时期,考取秀才就可以做官。